; “陈老师,我听你刚才一直用‘华夏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此言何解?”
陈麟风脱口而出,“顾名思义,华夏不是在崛起,只是复兴。
数千年来,世界文明的这个牌桌上,一直有华夏的身影,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位玩家,我们一直是规则的制定者。
华夏就只缺席了过去那两百年,真正说来,这两百年,才是历史的极少数现象。
如今,该是她回到牌桌的时候了。”
这种观点,在后世早已经被说烂了,都快被当做毒鸡汤了。
但放在如今,却是振聋发聩。
极少有人用这种观点,来看待华夏的崛起。
是啊,复兴而不是崛起,牌桌上我们一直都在,那里本该有属于我们的位置。
哪怕再悲观的人,听到陈麟风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观点,也会忍不住振奋一二。
况且,台下的都是大学生,正是最容易热血沸腾的年级。
同学们愈加兴奋。
“陈老师,你为什么一直都这么有信心?
从你的作品里可以看出,早在2000年左右,那时候华国实力真的比西方差的远。
当时的你,都能很自信的在《生死簿》里,将未来的华国,描述成世界的一极。
你的信心来源于何处?”
陈麟风想了想,“应该是大众的那种不甘于第二的心态吧。”
他解释道,“这么多年了,国民一直是这样,国人喜欢和全世界做比较,任何一项成就,只要不是世界第一,就会被贬低说,不如西方云云。
只有当那项成绩达到第一,这种讨论的声音才会消失,然后大众会很快弃之如敝履,继续讨论下一项不如西方的地方。”
陈麟风无奈的摊摊手,“但要知道,‘西方’这个概念是一个集合体,它代表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我们一个国家,要和那么多国家的最顶尖科技比,排第二就是不行。
这种心态,其实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
问问题的同学一懵,“很少见吗?”
“当然,你如果去找东南亚、南美,乃至欧洲的一些小国去问问,他们的回答,一定和我们国家的人,不一样。”
陈麟风道,“其实想想,以华夏如今的地位,dgp排在全世界第二,如果以鸦片战争到一战巴黎和会,这期间国民的角度来看,那妥妥的就是列强。
当年的人想必会觉得,华夏能有列强的实力,一定要高兴死了,但如今我们再看,所有人都不满足,必须第一才行。
这种国民心态,正是我对未来有信心的关键。”
一整套鸡汤灌下去,直接把一群学生给灌晕了。
以前他们还真没从这个角度,来换位思考过。
原来发展到今日,华夏已经可以被称为列强了?
想想,联合国五大流氓,除了漂亮国,基本谁都不用怕。
确实像是列强的水准。
列强竟是我自己?
陈麟风又稍微补充几句,“其实回过头来想,国民的这种思想,也是有缘由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