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怎样来回改,然后巧合一般的写成这样。
哪个作家一开始,就能把文章写的完美无瑕呢?
不都要经过来回的修改。
这些思路的转变,本身都需要作家的灵光一闪。
因而,哪怕《她》看似是陈麟风在大学期间,轻松的写出来的作品,但这丝毫不影响作品本身应有的地位。
李嗷一脸的平静,像是没一点不认为,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很夸张的话一样。
他的这番言论一出,全场皆惊。
“新千年最好么,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也还好吧,想想确实是没有哪本感觉能超过《她》的,里面有些对未来的推演,准的离谱。
现在还剩下一部分没有得到验证,要是都被验证了,那真的是一本神书。”
“你要说这个,确实,我开始就是冲着大家传言的‘推演’,去看的。
不过其实我感觉本身写的也好,就像之前严教授说的那样,细看之后,那氛围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有种很怪的气质。”
“从这一点上来说,《她》在文学性上,也挺特别的。”
“……”
台下的学生们小声的讨论。
台上毕竟还算是节目,不能也互相交头接耳。
看嘉宾们被震的一时说不出话,小撒缓起了场。
“李嗷先生,你觉得《她》能称得上新千年以来,文学最佳?”
“没错。”
“您不是之前还说,陈老师目前的高度还比较低,有待进步吗?”
“我确实是这么说,但《她》这本书不一样。”
李嗷笑了笑,“陈麟风和严教授俩人刚才不还在说么,《她》是在大学的时候,灵光一闪加机缘巧合的产物。
就像唐代诗人王勃写《滕王阁序》,同样是在很年轻的时候挥毫写就,你说他当时已经达到文学巅峰期了吗?
很明显,没有。
《滕王阁序》也是一时灵性激发的产物,但这不影响它能流传千古。”
台下的观众们议论纷纷。
越说越夸张,都把《滕王阁序》当例子了。
不过,从某种角度去想,好像确实也有点相似的地方。
台上,马芸嘴唇动了动,刚才他是有点被李嗷的这番大话给打断了思路。
但现在他立马反应过来。
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蹭热度的呀!
这种给著名文学作品做评价,甚至盖棺定论的场合,他无论如何得插一手。
“我同意李先生的这个观点,《她》这本书,确实是2000年以来,文学作品中,数一数二的。”
“是数一,没有数二。”李嗷强调。
“对,数一。”
马芸不和他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