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倒也行,”陈麟风问了一句,“听说王导的《一代宗师》也会在柏林举办首映?”
“嗯,还是开幕影片,他这个评审团主席没白当。”
“那春节档你们三位导演,不就剩周星星没在了?”
张一谋摇头,“他背靠着华艺,可不缺宣传。”
也是,周星星的电影,光是他本人就很好做营销了,更何况还有华艺支持。
要知道,在陈麟风之前,国内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最具名气也最被观众喜爱的,无疑就是周星星了。
这位当初也就是产量低点,在作品上,口碑基本都很不错。
毕竟还不是后世《新喜剧之王》出来的时候。
前世周星星的经历,让陈麟风十分警醒。
拍了不少好片子,到最后来个拉胯的,太伤口碑了。
当然,“欠xxx一张电影票”的营销词,还有为人方面的瑕疵,也都是影响口碑的重要因素。
陈麟风时刻在注意,自己不要出现类似的问题。
1月底这时候,临近过年,又到了四处拜访的时间。
只是比较怪,明明他年纪还小,刚刚过完25岁生日,可拜访没几家,家里就频繁有人拎着东西上门来了。
别的不说,尤其这几个学生,积极的很。
去年这时候,他给了几人新剧本,今年倒是不着急。
只是问了问陆阳今年有什么计划。
“老师,我可没您这么快,电影刚拍完,我还得先想想,才能确定后续拍什么片子。”
受了老师一次帮助,后续他倒是不想着再接剧本了。
已经初步成名,不用这么着急,有的是时间慢慢打磨剧本。
他也是有心在编剧上努努力的。
几个学生总结老师的成就,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老师懂剧本。
作为导演,不说完全由自己创作吧,至少也要深入剧本创作的各个环节中来。
得懂得讲故事的要点,在拍摄和剪辑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有的放矢。
在他们几个人私下讨论里,陈凯鸽导演和张一谋导演,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反面教材。
所谓言传身教,陈麟风的创作理念,很明显的影响到了几个学生。
不过,对于他们几个,改变的幅度应该不大。
这几个人,在原本的世界线里,也多是导演编剧并存,是很重视剧本和编剧的类型。
在陈麟风看来,这也是新时代某种导演必备的素质。
而过去的导演,往往把导演和编剧这两个身份区分的很开。
陈麟风又问沈奥,“你什么时候开工?团队应该已经组好了吧?”
沈奥连忙应道,“嗯,已经找好人了,年后就开工。
我团队里不少都是王主任给我推荐的优秀学弟,还有几位老师也加了进来。”
陈麟风点点头,“和我当初的待遇差不多,只是你要记住一点,老师们进组,虽然要尊敬他们,但你是导演,主动权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