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几天又做了充分的预热。
关注这一期节目的观众特别多。
结果等正式看到节目,听到他在节目中说到的关于莫岩的话题。
整个舆论再一次翻转。
这次跟以前不一样,陈麟风所说的那些,很多是有证据的,而且证据链很清晰。
这下,莫岩的说法有点落不住脚了。
因此,诺贝尔奖的光环不在,本就因为颁奖词一事,恨屋及乌的网友们,又一次展开声讨。
这次,他们信念坚定了很多。
尽管还是有很多人帮着洗地,以混淆视听,人身攻击,拉扯其他等手段,想要将水搅混。
“你说那是假的,只是因为你没见过。”
“过去那么黑暗,还用编造,真是天真。”
“五毛天天只会喷自己的同胞,印尼还屠杀过华人,怎么不跟印尼去算这笔账?”
“不敢直面事实,也不会真正意义上关心自己的同胞。”
“……”
但这些话术,解决不了一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要把明明不是自己经历过的事,说成是自己的经历。
其实类似的疑问,过去也有零星网友提到过。
但声量太小,根本不能让大众听到。
如今,这话是陈麟风说的,明显就不一样了。
此后几天,莫岩一直沉默,不做回复。
这事就这么僵着,成了一段公案。
此后每每被网友拿出来说,这是后话。
至此,莫岩的诺贝尔奖不说白得,反正增加的荣誉,说不定还不如身上的脏水多。
着实是有点尴尬。
因为陈麟风戳破的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还有其创作态度的问题。
作品不真诚,在文学作家身上,是很大的不道德。
而想要百年之后,被人称为文学家,一般是不能背上这个名头的。
不是谁都有胡某人那么多孝子贤孙的。
这话有些扯远了。
《铿铿三人行》的这期节目,不光有关于莫岩得诺奖的讨论。
还有“房龙与陈麟风孰强孰弱”这个娱乐圈常年的热点话题。
如此,算是有了一个当事人的正面答复。
有好事的记者专门去采访了房龙,询问他的看法。
镜头下,房龙看起来倒是挺洒脱。
“还在纠结这个话题啊,这两年基本上很少有人再争论这个了吧,我感觉先对比已经比较分明了。”
“小陈导演都来到全球影史第五的位置了,我怎么去跟他比。”
“节目我也看了,他说的挺委婉的,也很给我面子,我在这里谢谢他。”
记者:“您心里就没有不满吗?”
“有什么可不满的,一代新人胜旧人,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