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说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网上很是有些人,认为于华也认为莫岩不太纯粹,有为了外国人的看重而创作的意思。
另一波人则持相反的看法,于华都替莫岩高兴了,人家是朋友,用你来在这做阅读理解?
实际上,这些天以来,网上关于这事吵得愈发激烈。
观点比较混乱。
不少人听闻国人得诺奖,还是很高兴的。
但因为陈麟风一贯以来的良好口碑,对于他的话,不少人也觉得没什么毛病。
哪怕因得奖而高兴的群体里,也挺认可文学创作应该纯粹,不该谄媚的观点。
核心就在于,莫岩得奖到底是不是献媚西方,他到底要不要、该不该领奖。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但这些天以来,没有一个名人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观点。
太敏感了。
网上则越是面对敏感的问题,越是讨论的热烈。
“这有什么好说的,得奖不领奖,那不是涮人玩嘛,何况莫岩是正正经经得奖了,不像是某人,都没得奖,你拒个什么玩意。”
“呵呵,拒了才得不了奖,莫岩能得奖,真说不好有没有你说的某人的助力呢。”
“又给自己脸上贴金,某人的粉丝能不能别这么自大,诺贝尔文学奖,可不是阿猫阿狗能碰瓷的。”
“不会真有人以为,你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有资格来碰瓷了吧,放在50年后,除了去查资料,谁还会知道你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对,尤其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的含金量,懂的都懂。”
“……”
网上的争论逐渐有跑题的趋势,开始争论起莫岩和陈麟风的文学地位来。
但这种比较严肃的事,还是媒体,尤其是官媒声量最大。
可官媒立场站的很稳,只祝贺,不评论,也不站队。
那就只能看舆论中心的两人怎么说了。
14日,陈麟风这边接到了一通电话。
实际上,这些天以来,他这边电话就没断过。
很多都是询问他的看法的,媒体一类的,他都给敷衍了过去。
一些业内朋友,主要是作家和编辑,他们的电话,话里话外也有询问的意思。
陈麟风都是一样的回复,“当初什么想法,我现在还是什么想法,否则上半年我就没必要拒绝诺奖评选了。
对于莫岩得奖,他想不想领奖,看他自己,我的观点,当初就说完了,现在也不想再重复。”
这话还是很让人信服的。
不像网上说的,什么你没得奖有什么可拒的。
在众多圈内作家看来。
有人给你推荐,就代表进入了诺奖评选序列,这种情况下,拒绝参评,就约等于拒绝了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
要知道,陈麟风现在才几岁,少说还有五十年的时间。
就算以后什么文学作品不出,光等也能等到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