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分成,泰囧(2 / 4)

;   好莱坞都不怎么用利润分成了,国内不能再走老路。

    因此这个分成,在票房出炉之后,直接就能算出来,任谁也做不了假。

    在分钱这件事上,陈麟风的立场其实很飘忽。

    毕竟他不光是制片、投资这样的资方,本身也是导演、演员这类拿工资(片酬)的打工人。

    给资方节省成本、增加收益,他乐于见到,给另一方争取利益,他也能接受。

    而这一次,他明显就是站到了演员这边。

    当然,最主要还是为了省出前期片酬,增加制片费用比例,加强作品质量。

    如今看来,是有一些希望达成效果的。

    发钱的消息迅速在圈内传开,刘茜茜一部片子收入8千万,惊爆了同行们的眼球。

    陈麟风发钱之后,回到家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不断接到咨询的电话。

    刘茜茜那边也是一样。

    打过来电话的,好多都是圈内一线。

    他们是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都想详细的问问情况。

    不管是具体的条款,还是赚多赚少,都是他们关心的点。

    《你的名字》毕竟是极端特殊的例子,这一点大家都能分的清。

    陈麟风在沟通的时候,基本都是建议他们,要看导演和制作班底,不要盲目的签分成合同。

    这本身也考验合同双方眼光。

    要不要拿分成,基准点设在多少,都是博弈的重要环节。

    如果行业内开始流行这类合同,肯定会出现亏钱的现象。

    但考虑到这两年胡乱上电影都能赚钱的市场,说不定是最好的时机。

    至少亏钱的人会少一些。

    等日后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

    打电话来问的,不仅有演员,还有很多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板,以及投资人。

    他们也关心这种模式,是不是真的有可能降低前期成本。

    对于广大的中小公司来说,拍电影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

    如果能压低成本,哪怕后期多分点钱,他们也是愿意的。

    这是陈麟风所乐见的,同时也是他一开始想要达成的目的。

    当然,这种情况下,演员反而不一定愿意承担风险,说不定会更倾向于拿钱,入袋为安。

    还是那句话,看双方的博弈。

    一线演员不是其他行业的卑微打工人,他们是有谈判资本的。

    在这其中,有一个电话,是王保墙打来的,问的也是典型的分成问题。

    《人在囧途》之后,徐铮打起了导演的念头,并且瞄准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同类型续集。

    当然,徐光头是没拿到相关版权的。

    但这种事业内早不是第一次干了,等真出事了再说呗,反正赔不了多少。

    徐铮找到王保墙和黄博,邀请他俩加入。

    两人碍不住情分,是有加入的意思。

 

最新小说: 弹幕剧透后,阴湿病娇大佬沦陷了 我被修仙学校录取了 重生2000:高考状元为国争光 吻腰 重生1975,我靠赶海养娇妻 穿越七零,八个大佬都是我带飞的 冷宫厨后:她靠一桌筵席,撬动九州风 病娇们:失忆了?开骗! 放弃渣女后闪婚美女总裁,我被宠爆了 孕检单当辞职信?傅总他眼红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