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本来和女朋友商量好,看完《你的名字》之后,要不趁着机会,把之前没看的《让子弹飞》也看了。
毕竟听说这个电影口碑也特别好。
之前他俩各自在学校,就想着回来一起看。
但这会儿……
楚云问道,“咱还看《让子弹飞》吗?”
方妙妙摇了摇头,“不看了,我现在根本没心情再看别的电影。”
“跟我一样,那咱们要不改天再说,不行等下画了在电脑上看吧。”
回到家,楚云破天荒的打开电脑,准备在某瓣上写一篇影评。
这澎湃的情感,实在是不吐不快。
他先是搜到《你的名字》页面,然后来了个10分的满分评价。
随后打出标题,“这才是真正的东方式浪漫!”
【“我今晚有个约会。”
“嗯?你们这么久了,还没有OOXX吗?”
“她套路好多啊。”
“你觉得谁更会撩。”
“都不重要,他家燕京户口,四环内有房。”
“渣男。”
“绿茶。”
这样的对话,几乎发生在每个情侣的朋友圈之间。
显然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一套现代爱情的语境,习惯了这样的都市生活,习惯了类似的功利化思维。
习惯了爱情就要被送花、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套路所包围。
然而,在语文课本中,在古人的诗词里,爱情不是这样的。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而不是现在的企鹅里查找周围的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而不是如今的动不动就分。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电话、视频了解一下?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前三生路”——爱不到,就换一个嘛。
当我以为,现代生活和古人的东方浪漫格格不入的时候,《你的名字》出现了。
如果古人的故事发生到现代,我想应该就是《你的名字》这样的故事。
……】
洋洋洒洒数千字,有情感抒发,有剧情解析,感觉思路从没有这么流畅过。
楚云写完,点击发送。
随后刷新页面,想要看看别的网友的评价。
很明显,像他这样,刚看完电影,就回来迫不及待要抒发情感的人,有很多。
【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蓝天碧草的山村小镇,两者与故事背景完美融合。
乍一看,差点以为是陈麟风接的哪一家旅游宣传片。
国内从没有过这么能发现美的导演。
过往的那些爱情故事,总是聚焦于大都市不说。
还会把申海拍成巴黎,把燕京拍成纽约,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