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不过两回10亿电影作为门槛,倒是差不多。
连续有这样的成绩,本身也能算是大导了。
冯晓刚率先点头,他纯靠票房挤进来,就怕以后真取胜了,别人拿他的奖项说事。
允许后来者用票房竞争,就不至于再提奖项的事。
徐可也想到了这个,他第二个同意。
随后是江文,他是票房苦手,纯凑数的,也不在意多一个两个的。
到时候排出来的前三,肯定名头上会不一样。
但别的导演就别想了,不可能无视奖项的。
半数以上都同意了,张一谋、陈凯鸽自然也点了头。
随后,他们饶有兴致的丰富了规则。
比如国外的票房不算,在好莱坞拍的电影不算,评分6分不到的不算等。
看这些条件就知道,主要是限制陈麟风的。
毕竟他路子太广,如果算全球票房,那别人根本不用玩了。
陈麟风都答应下来,主要是国内导演一起玩,当然要看国内的本事。
隔壁桌的那些导演早坐不住了,站在这一桌的周边,听里面的大导们讨论。
其他桌的明星、演员们,看到一群大佬围在一起,当然会感兴趣。
于是也有人围在一边旁听,还找相熟的导演打听。
听完之后,都是一脸的兴奋加不可思议。
这可是大事,所有大导都参与进来的盛事,甚至还有未知的、可能突然冒出来的新导演。
等于是要拼出个一二三啊。
当然,大家肯定不会单看这个结果。
毕竟张一谋这种,哪怕第二轮都进不了,也必定还是国内前三的大导。
这也是张一谋和江文他们愿意凑热闹的原因,如果真有票房傍身,加上他们原本的奖项,名头只会更重。
说不定就博个影史留名。
韩山平目光炯炯有神,如此盛事,必将有利于国产电影的发展。
王忠磊看着一个个发言的导演,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金矿。
王长天啧啧称奇,这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啊。
如今电影市场爆发性增长,圈内明显更看重导演的票房能力。
在媒体的报道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
谁更有本事,谁能称得上大导,全看你能不能拿票房。
这个阶段,必定是很混乱的。
过往的评价策略,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于时代。
比如港岛的那些导演,如果连10亿这个门槛也进不了,还没有数得上的奖项傍身,那就不要摆大导的架子了。
这里的奖项,肯定是欧洲三大。
没看在场的大导,能靠着奖项说话的,都是这一类。
金马都要往后稍稍。
这才是百花齐放,万物竞发的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