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杀则杀!”
“成大事者,岂能为他人三言两语所胁迫?”
扶苏在赵凌的教训下,那张温润如玉的脸庞尽显窘态,他在赵凌身上仿佛看到了嬴政的影子。
不!
赵凌似乎比父皇更加霸道。
赵凌见他还不说话,甚至连反驳都没有,皱眉道:“父皇那是太过仁慈,而你便是太软弱了!”
常奉府一众博士闻言更是不敢抬头。
他在说什么?
嬴政太过仁慈?
你说扶苏软弱,儒生们倒没太大的意见,不然怎么可以一跪就堵住他的嘴?
但你要说嬴政太仁慈……
他们真的好想问问赵凌何为残暴?
他们又不敢真问,他们怕赵凌直接给他们演示一下,那可就太糟糕了。
扶苏也只是盯着赵凌看了半天,依旧没有任何的回应。
此时他心中不禁闪过许多的念头。
他是觉得冯瑜所说没任何问题的,但如果他是皇帝,他想要将诸子百家的学术融合,编撰出一套适合大秦的《万民典》。
儒家门生,他的老师淳于越和儒家的领袖孔鲋以死相逼。
他还会坚定不移地继续编撰那一套《万民典》吗?
扶苏心中没有答案,但赵凌给了他答案。
赵凌身上的杀伐之气真是他所欠缺的。
之前嬴政令他禁足一月,在这一月之中,嬴政令人给扶苏传消息,只说嬴政要责罚他的母后,让扶苏去求情。
扶苏还没自己的宫殿,便被自己宫中的奴婢仆从给围住了。
那些奴婢仆从就像孔鲋、淳于越他们这般跪在扶苏面前,祈求他不要出去,否则陛下会将他们全都杀了。
仅仅十余命仆从的性命,就将扶苏彻底困在宫中。
嬴政也因此事看出了扶苏的性子。
他太过仁慈!
若是皇子,仁慈还好!
皇帝过于仁慈,几条性命便能挡住他前进的步伐!
扶苏敢断定,若那年之事落在赵凌身上,宫中奴婢仆从旦有敢阻拦他者,必死无疑。
这可能便是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吧。
赵凌见扶苏还在发呆,冷声喝道:“长安候,朕要你说,儒家用还是不用!”
如今儒家的命运就在扶苏一句话之间。
只要扶苏说一句,用儒家。
那赵凌就会收回刚才的话,只要儒家愿意配合编撰《万民典》,以及在这之前派门生教孩童识字,赵凌还是会用儒家。
儒家也将欠扶苏一个天大的恩情。
赵凌却丝毫不在意。
朝堂大局已定,一群儒生敢拥立扶苏?
如果敢,此时他们就不该是战战兢兢跪在这里,而是在扶苏进咸阳时便选择为扶苏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