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现自发组织的教学行为,
>视为“思想复苏指数”达标,
>启动隐藏支援程序:
>开放w-9数据库三级权限,
>解锁“记忆播种装置”坐标,
>并激活全球七处备用知识节点……】
念到这里,她猛地咳嗽起来,嘴角渗出一丝血迹。
“艾拉!”斯扎拉克扶住她。
“我没事。”她擦掉血痕,勉强一笑,“只是承载量有点超限……但他们想让我们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当晚,避难所灯火通明。
根据艾拉口述的信息,无线电少年花了六个小时破解编码,最终定位出一处位于南境沙漠腹地的知识节点??代号“沙之心”。那里曾是一座地下学术城,因拒绝接入主网而被系统判定为“异常区域”,遭到永久封锁。如今,它的能源核心仍在缓慢运转,每隔十二年会短暂释放一次引导信号。
“如果我们能在下次信号窗口期抵达,就能获取完整的教育体系模板。”少年兴奋地说,“包括心理学、伦理学、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甚至还有儿童游戏设计手册!”
“那就去。”斯扎拉克说得很平静,“这次我不带队。”
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要留下?”艾拉问。
“对。”他点头,“学校要开工了。总得有人教第一批学生认字、算数、学会提问。而且……”他顿了顿,“你们需要一个新的领航者。”
他的目光落在艾拉身上。
女孩怔住,随即摇头:“我还太年轻,也没经验……”
“但你承载着四百多位教师的记忆。”斯扎拉克打断她,“更重要的是,你不怕犯错。你知道什么叫‘我不知道’并不可耻。”
人群寂静。然后,一位老人缓缓举起手:“我支持艾拉。”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到最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第七日清晨,新队伍出发。艾拉穿着改制过的防寒服,肩上背着防水知识包,胸前挂着那枚从档案馆带回的教师徽章??一枚锈蚀的铜片,刻着一句话:“以无知为起点,方能走向真理。”
临行前,斯扎拉克交给她一本小册子。
“这是我写的《反赞美手册》。”他笑着说,“第一条:当你想说‘这都是神的旨意’时,请改成‘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第二条:当别人告诉你‘从来如此’,请回问‘那第一次是谁决定的?’”
艾拉郑重收下。
队伍消失在地平线后,斯扎拉克转身走向工地。第一堂课,今天就要开始。
二十个孩子围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棚下,眼神好奇而紧张。他们中最大的不过十二岁,最小的才五岁,大多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有些人甚至连拼音都没学全。
斯扎拉克没有发课本,也没有拿粉笔。
他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划出一道直线。
“这是什么?”他问。
“线!”一个男孩抢答。
“对。”斯扎拉克点头,“但它也可以是一条路、一道伤口、一次选择。你们觉得呢?”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它可以是裂缝……墙上的那种。”
“很好。”斯扎拉克微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条线能把世界分成两边,你怎么知道自己站在哪一边?”
没有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