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什么的方式都可以用。”
“你这方案不行,费劲儿,高速移动的彗星登陆复杂,远不如直接轰炸。”
“不能因为复杂就不搞,这是个路子。”
“闭嘴,现在要的是高科技解决方案,不是土锤方案。”
“别吵,在总裁面前吵架像什么样子。”
经过一下午的“友好”讨论,还真就被专家们整出了五种应对天外目标的方案。
最稳妥便是动能撞击法,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案,鹰酱四年前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就验证了其可行性。
从蓝星地表发射撞击器,而后由撞击器以极高速度撞向目标,通过动量传递改变其运行轨道。
撞击后观测器持续伴飞评估效果,确保目标偏离撞击轨道。
第二便是核爆瓦解法,适用于预警时间极短或天体尺寸巨大的紧急情况,是最后的兜底手段。
通过在天体附近引爆核弹,利用爆炸能量将其推离轨道,若天体过大也可将其炸碎。
不过该方案风险较高,若目标天体结构松散,爆炸后可能形成大量碎片,部分碎片仍可能坠向蓝星,造成类似流星雨的次级伤害。
第三就是引力牵引方案,发射航天器长期伴飞天体,借助航天器微弱但持续的引力,缓慢拉动天体偏离原轨道,速度慢,见效晚。
最后两个便是黄毛首先提出的能量照射法,激光照射或者电浆倾斜。
只不过黄毛提出的能量轰击,比专家们提出的激光烧蚀法和离子束牵引法更残暴。
需要调动指数级能量,才能实现摧毁天外目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