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家有牵扯。
以儒为主,融法之势,这便是扶苏为自己设想的路。
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没有走通,反而是让一身修为,停在了半路上。
........
临淄。
稷下学宫。
“老师,如今秦人兵临城下,我们当如何?”
伏念神色复杂,朝着荀子,道:“以齐国之势,只怕是不会反抗了。”
“那些老世族鼓动,最后也会无济于事,最多在临淄爆发一场混乱,有秦人在,难成气候!”
闻言,荀子从茅草屋中走出。
望着伏念半晌:“纵然是秦人兵临城下,也不会轻易对上我稷下学宫!”
“此番入齐的长公子扶苏,不是十三公子扶摇!”
“与此同时,蒙恬不是王翦,纵然是有三十万大秦锐士,也未必能够拦得住老夫!”
“扶苏乃是儒家修士,替老夫送一份信件,邀长公子入稷下学宫!”
“老师,如今秦人兵临城下,秦人的长公子,未必敢入临淄吧?”伏念有些不解,不由得抬头看向了荀子。
“哼!”
冷哼一声,荀子语气淡然:“老夫耳闻,扶苏停留在了这个境界多年,想来对于问心林,很有想法!”
“若是他不敢前来,那便意味着他与我儒家无缘!”
“若是他来了,老夫不介意送他一份机缘,也算是给我儒家留下一线生机!”
“相比于十三公子扶摇,老夫更倾向于长公子扶苏!”
伏念也不是一般人。
听完荀子的解释,他就清楚了。
荀子这是再为儒家铺路!
“诺。”
点头答应一声,伏念转身离去。
这一刻,荀子淡淡的声音传来:“传令学宫上下,封宫三月!”
“诺。”
望着伏念离去,荀子眼中满是无奈。
他寄予厚望的弟子,从儒家转道法家,前些日子,有绝世天骄出现,却是六国王族中人。
纵然是儒家有他与夫子,以及孟子坐镇。
但是,中原大地之上的格局,早已发生了变化。
大秦席卷山东诸国,完成了大一统,这样一来,诸子百家生存的土壤被严重压缩。
在这之前,诸子百家一直在高高在上。
俯视中原诸国。
因为他们需要诸子百家的人才以兴国,治国,强国。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大秦席卷天下,这意味着,大秦朝廷,从此高高在上,俯视他们这些诸子百家。
他们也许无碍,但是儒家的发展,将会陷入一个巨大的泥潭之中。
一旦儒家与大秦朝廷的主流意识交恶。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