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遗忘了。
这种未知的等待,比任何酷刑都更让他煎熬。
**(四)京城风云动**
和州发生的巨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激起层层涟漪,并且很快就传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京城,相府。
当朝宰相张延龄,正端坐书房,听着心腹幕僚的汇报。
“……大人,魏坤在和州被按察使司佥事慕容昭当场拿获,府邸被抄,账册、信件等物被搜走。目前,慕容昭已下令全城搜捕魏坤党羽,和州官场一片恐慌。据可靠消息,魏坤贪墨数额巨大,证据确凿,恐怕……恐怕难以翻身了。”幕僚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张延龄,年过花甲,面容威严,眼神深邃。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慕容昭?此人什么来历?”
“回大人,慕容昭,字明远,三十五年前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吏部主事、监察御史,去年调任江南按察使司佥事,负责巡按苏、皖吏治。此人在任期间,以清廉刚正着称,颇有政绩,但……一向低调,从未听说他与哪位大人过从甚密,也未曾依附任何派系。”
“哦?一个没有背景,却敢动魏坤的愣头青?”张延龄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魏坤真是越来越没用了,连一个小小的佥事都摆不平。”
幕僚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魏坤毕竟是我们的人,他手里……恐怕掌握着一些不该掌握的东西。如果他被慕容昭逼得太紧,万一……”
张延龄眼中寒光一闪:“哼!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要是敢乱说话,坏了老夫的大事,就算他逃到天涯海角,也只有死路一条!”
幕僚心中一凛,不敢再多言。
张延龄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和州之事,不能再扩大了。魏坤必须尽快死,而且要死得‘干净’,不能留下任何后患。你去安排一下,让都察院的人‘关注’一下和州案,给江南按察使司那边施压,就说慕容昭‘操之过急’、‘滥用职权’、‘影响地方稳定’,让他们尽快结案,将魏坤‘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是,大人,卑职明白。”幕僚心领神会。所谓的“就地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