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它没有,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只是传授方法,如果有了方法,没有老师也是可以的,修炼史上无师自通的事例也确实有。
而它自己摸索出的入静方法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唯一的问题只能是地点了——并非所有地点都适合修炼!
事实上,那些高道精士对这一要素的看重远远过了其他要素。
也许它的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残酷的事实是,它在圆晴的家里真的无法进入入静状态。
猫开始整天神志委靡,食欲不振,它的病容已明显到任何人一眼都能看出。
尽管它时好时坏已反复过多次,但圆晴博士还是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她仍把猫的病归因于小石子的丢失。
因为在猫看上去快要康复的时候,她和助手们都借助仪器看到了猫颈下皮肤里有一粒正在生长的小石子,后来小石子慢慢变小,直至消散无踪,猫的身体也同步地一天天变糟。
至此,她和她的学生们都已深信不疑地认识到小石子对猫恢复能力的重要。
而找到从猫身上掉下的那颗小石子已绝无可能,事实上在猫失踪之后,搜寻小石子的工作仍未因此而中断,屋前屋后的所有草地都无一幸免地被拔光了草,挖地一尺,细细筛寻过了。
为了挽救猫的生命,圆晴博士决定冒险一试新方案。
他们在布朗博士等一些国外同行的帮助下,研制了一粒绿色的小石子,模样跟猫原先脖子上长的那颗几乎一样。
研制这颗小石子运用了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成果,这颗成份极其复杂的小石子简直就是一个微型的生命能量库,它将在长达五年的有效期内持续不断地向猫输送多种重要的生命能量,甚至能射出生物电和磁力。
他们决定通过外科手术将它植入猫原先长石子的部位。
圆晴对猫说,这是最后一搏了,这一招如果不灵,她也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手术在圆晴的实验室里如期进行,由外科医生出身的乔伊亲自主刀,猫颈下本已愈合的伤口被重新划开,人造的小石子很顺利地植入了它的体内。
手术后的第二天,猫的精神一度振作起来,但只持续了几个小时,随后就病态依然,而且还增加了一个痛苦——手术伤口的疼痛。
圆晴博士心情沉重,几天来一直神情忧郁地守候在猫的身旁。
手术后的两个月,猫已虚弱得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
圆晴博士对猫恢复能力已经彻底失望了。
事实上她在一个月前就重新启动了造新猫的工程,这件事并不瞒着小奇猫,因为她需要小奇的配合和帮助。
每天,她和乔伊、阿梁都通过“帽子”
提取猫大脑中的信息。
有时还需要从猫身上提取血液和一些组织细胞等。
对她的要求,猫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只要能在它死之前看到新猫的诞生,这就是对它的努力的最大回报。
圆晴博士常常问猫一些与生命本质有关的很艰深的问题,猫得经过长时间的费神苦思才能给她答复。
而这也加重了它生命的衰竭,很快,它连操作电脑回答问题的力量都没有了。
圆晴博士越来越忙,猫已经很少能看到她了。
不久,乔伊和阿梁也从猫身边被调走,投入到造新猫的工程中去了。
女主人让小霞按时把“帽子”
戴到猫头上,“帽子”
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猫的电脑输送到她实研室或书房的电脑上。
这样,猫虽然不能操作电脑了,女主人仍然每天都能从它的大脑中提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艰苦的筛选,将给她的造新猫工程提供极大的帮助。
“帽子”
每天至少戴在猫头上五个小时,这也对猫的身体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随着猫的病势的日益绵笃,从它大脑中提取的信息中的有效成份已越来越少,绝大部分都是芜杂凌乱的信息垃圾,因为猫已经很难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它已经变得不再有思想了。
于是,猫戴“帽子”
的时间从每天的五个多小时渐次减少到三小时、两小时、一小时、半小时、十分钟,到最后,干脆一分钟都不戴了。
起初,乔伊和阿梁每隔几天就会抽时间来看看猫,但随着猫出自出生以来的第一声猫叫,他们就几乎不再来了。
乔伊叹息说:“其实生在它身上的一切现象太有研究价值了,可惜,老师不是走这条路。”
阿梁说:“乔伊,别想得太多,我们也许以后再没机会来看它了,所以很快就会忘记它的。”
猫出猫叫的时候,正巧是林苫和圆晴来看猫的时候。
那是一声标标准准的猫的叫声!
圆晴和林苫还有当时也在场的小霞听到后都惊呆了。
圆晴和林苫都丧气地认为,小奇猫是彻底地完了!
林苫直摇头,叹息说:“这下可是彻彻底底地完了,它已经退化成了一只真正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