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殿下千秋(1 / 2)

朱旺的临行嘱托,像一剂猛药,瞬间点燃了中洲岛上这群“天之骄子”

心中的火焰。

桌上那份空白的令状,象征着绝对的权力与信任。

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沉甸甸地压在肩头。

那位将他们从低谷中拉起、为他们指明新道路的王爷,此刻把大明朝堂之外的一切——一个崭新而充满可能的“第二帝国”

的未来,交到了他们手中。

“我等……定不负殿下所托!”

一众新贵,朝着那份空白令状,郑重行了一个大礼。

他们眼中,迷茫与彷徨一扫而空,只剩下为实现那宏大蓝图而燃起的熊熊烈火。

……

接下来的半年,整个大明进入了一个飞展的“澳王时代”

尽管朱旺本人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洋,但他的意志,却通过中洲岛上那个高效运转的权力中枢,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渗透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改变着这个古老帝国的面貌。

解缙主持的《新华字典》编撰工作,进展神。

数千名精挑细选、擅长文字音韵的少年学员,连同被“请”

来的大儒,日夜不停,对数万常用汉字进行系统简化、注音与释义。

一本划时代的工具书,即将诞生。

同时,“皇家义务教育”

试点在应天府如火如荼地展开。

数百所窗明几净的新式学堂,在城内城外拔地而起。

朗朗读书声,第一次从王侯将相之子的学府,传到了寻常百姓家。

那些曾在田间玩泥巴、或早早进厂当学徒的孩子,第一次拿起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杨荣以铁腕推动“标准度量衡”

改革。

虽遭遇地方豪强与旧商贾的抵制,但在锦衣卫冰冷的绣春刀与新式燧枪的“劝说”

下,新标准终在全国有条不紊地推行。

从此,大明的一尺,是“一米”

的三分之一;大明的一斤,就是“半千克”

统一的标准,为即将到来的工业时代,扫清了最基础的障碍。

何嵘操盘下,大明皇家银行行的批“洪武通宝”

壹圆银元,正式面世。

凭借精美做工、十足成色,以及背后由澳王缴获的佛郎机白银作为储备金,这种新货币迅取代信誉破产的宝钞,成为市面最受欢迎的硬通货。

百姓与商人排着长队,用铜钱、碎银甚至粮食布匹,兑换成崭新银元。

一个稳定高效的金融体系,悄然建立。

杨士奇运筹的《大明日报》,行量节节攀升,影响力出应天,成为大明信息传递最快、覆盖最广的舆论平台。

报纸上不仅有朝廷政令、皇家科学院的新现,更有来自万里之外、澳王“无敌舰队”

的实时战报:

“……本报讯:我大明皇家海军于天竺古里港,与当地土王进行‘友好’交流。

双方亲切会谈后,签订《大明-古里永久通商及港口租借条约》。

土王盛赞澳王为‘东方文明使者’,并主动献上黄金十万两、象牙百根,以示敬意……”

“……本报讯:据随军记者刘三从忽鲁谟斯港回报道,当地海盗‘误解’我舰队意图,悍然袭击。

我舰队被迫‘自卫反击’。

半日激战后,港口已实现‘非军事化’管理。

当地商会主动集资,‘赔偿’我军费白银五十万两。”

每篇战报写得“彬彬有礼”

,字里行间,却是炮舰外交的强势与霸道。

大明百姓读得热血沸腾,每日最期待的,就是围在报栏前,听识字先生念报:自家王爷又在海外“获赠”

了多少金山银山。

民族的自豪感,空前高涨。

……

就在大明内部经历巨变的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印度洋上,朱旺的“无敌舰队”

,也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报告殿下!”

“富强”

号船长室里,一名负责气象观测的海军学员冲进来,脸色煞白,声音抖:

“西……西南方向现巨型热带气旋!

正以惊人度朝我方逼近!”

“什么?!”

正在沙盘前与蓝玉、常茂推演作战计划的朱旺猛地抬头。

他一个箭步冲到船舷,举起望远镜。

远处天际,原本晴朗的天空已被墨汁般的旋转乌云吞噬。

云层之下,海面翻涌,巨浪滔天。

粗大的闪电如银蛇狂舞,闷雷阵阵,令人心悸。

“是‘海龙卷’……”

一旁的陈沐灵花容失色,“海上最恐怖的天灾,能吞噬一切!”

“传令!”

朱旺脸色凝重,“全舰队立即转向!

收主帆!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万兽之国(H) 乖,再让我亲一口 冷书生(一受多攻) 炼狱之刃 歌影山河 王朝的腐朽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