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旺笑了,那笑容,让两位身经百战的宿将,都感到了一丝寒意。
“——是取而代之!”
“我要让这片海域,所有的港口,都悬挂上我大明的龙旗!
我要让所有的商船,都必须在我大明的炮舰护航之下,才能安然通行!
我要让所有的贸易规则,都由我朱旺,说了算!”
“我要将这条黄金水道,变成我大明皇家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金储备库!”
蓝玉和常茂听着朱旺这番充满了霸气与野心的宣言,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了起来。
与这条“黄金水道”
相比,什么倭国的金山银山,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土堆!
“殿下!”
蓝玉猛地一抱拳,声音洪亮如钟,“末将……明白了!”
“您放心!
别说是区区几个大食海商和海盗,就是那天方的真主老儿敢挡道,末将……也一并把他给平了!”
……
庞大的舰队,再次起航。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东方的蛮夷之国,而是那片更为广阔、也更为富庶的西方世界。
消息传回大明,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
澳王殿下……不回来了?!”
“他……他竟然要直接从马六甲,远征西洋?!”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手中那份由朱旺派人送回来的,“关于在印度洋建立大明海外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
的奏报,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个混账小子!”
他将奏报狠狠地拍在桌上,对着身旁的朱标,笑骂道,“咱就说嘛,他怎么可能那么老实!
搞了半天,前面那些,都只是开胃菜!
这……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啊!”
朱标看着奏报上那些关于“远洋贸易”
、“关税壁垒”
、“自由港”
等闻所未闻的词汇。
以及那份详细到令人指的,关于印度洋各港口物产、兵力、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早已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现,自己这位堂兄的每一步,都仿佛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从清剿海盗,到招降陈睿,再到炮轰平户港,逼降倭国……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今天这“远征西洋”
的最终目的做铺垫。
这份布局之深远,谋划之缜密,简直恐怖如斯!
“爹……”
朱标的声音,都有些干涩,“旺哥他……他真的要凭着手头那几万兵马,就去征服整个西洋?”
“征服?”
朱元璋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不,他不是去征服。
他是去……‘做生意’。”
他指着奏报上,那段关于“建立以大明为主导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国际海洋贸易新秩序”
的论述,感慨道:
“这小子,比咱狠,也比咱……聪明。”
“咱只知道,不服的,就打到他服。
而他,却是要用那看不见的‘利益’和‘规则’,将所有人都绑在他的战车上,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大明……创造财富!”
“一个,是用刀杀人。
一个,是用钱……诛心。”
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个既欣慰,又有些落寞的笑容。
“咱……是真的老了。”
……
与此同时,中洲岛上。
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
,正在大讲堂内举行。
讲台之上,站着的并非朱旺,而是道衍大师。
“诸位。”
道衍环视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声音空灵而又庄重,“殿下虽已远航,然其心,却时刻与我等同在。
其所开创之大业,亦需我等,戮力同心,方能竟全功。”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乃是奉殿下临行前之密令,宣布……‘皇家科学院’,下设各司之主官任命!”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皆是精神一振!
他们知道,真正的好戏,要开场了。
“经殿下钦点,”
道衍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名单,高声宣读起来,“命:”
“——解缙,为‘文华阁’大学士,总领《新华字典》及《洪武大典》之编撰事宜!
并兼任‘皇家义务教育推广办公室’总办!”
“——杨荣,为‘度量司’司长,总领全国‘标准度量衡’之制定与推行!
并协同工部,督造军械!”
“——何嵘,为‘皇家银行’第一任行长,总领新币行与国家金融体系之建立!”
“——杨士奇,为‘皇家种子公司’及《大明日报》总办,总领全国新粮种之推广与天下舆论之导向!”
“——李惟贤,为‘皇家医学院’第一任院长,总领医官之培养与《本草纲目》之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