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 第229章 朱旺的项上人头

第229章 朱旺的项上人头(1 / 3)

道衍离开北平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朱棣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还有燕王府库藏中,几乎一半的奇珍异宝和金银储备。

用朱棣的话说:“咱不能白拿旺哥的东西。

这飞艇的图纸,价值连城。

这点‘研究经费’,你务必带回去,替我交给旺哥。

告诉他,等咱扫平了漠北,缴获的牛羊战马,咱俩……五五分!”

对于朱棣这种“先打欠条再分赃”

的豪爽行为,道衍只是微笑着,欣然接受。

他知道,从此以后,大明朝最强大的两位藩王,一南一北,一海一陆,已经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达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心照不宣的战略同盟。

……

当道衍带着燕王的“诚意”

返回应天府时,整个京城,正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狂热之中。

澳王朱旺,又开始“作妖”

了。

这一次,他搞出的动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惊世骇俗。

他竟然……要对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动刀子!

《大明日报》上,一篇由澳王殿下亲自撰写的,题为《论“考试”

之公平与未来》的文章,再次引爆了整个士林。

在这篇文章里,朱旺毫不客气地,将现行的科举制度,批判得是一无是处。

“……取士之道,唯经义策论,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

皓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考出来的,不过是一群只会掉书袋,于国于民,毫无用处的‘书呆子’!”

“……八股取士,更是禁锢思想,扼杀灵性之枷锁!

长此以往,我华夏子民,将再无创新之精神,开拓之勇气!

只会沦为一群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应声虫!”

这番言论,可谓是辛辣到了极点,直接就捅了天下读书人的马蜂窝。

一时间,国子监、翰林院,乃至是全国各地的官学私塾,都炸开了锅。

“狂妄!

竖子狂妄!”

“他朱旺不过一介武夫,侥幸得了些奇技淫巧,便敢妄议国之大典!

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科举乃圣人定下之取士之道,传承千年,岂容他一黄口小儿,在此大放厥词!”

无数的弹劾奏章,再次堆满了朱元璋的御案。

这一次,就连许多平日里不问政事的清流大儒,都坐不住了,纷纷上书,恳请陛下严惩朱旺,以维护“圣道尊严”

然而,就在这股“倒旺”

浪潮愈演愈烈之时,朱旺却不慌不忙地,在《大明日报》上,刊登了第二篇文章。

这篇文章,没有再进行任何批判,而是……出了一套题。

一套面向全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皇家科学院”

期学员选拔——预试考题。

考题的内容,千奇百怪,完全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第一部分,是“格物”

,也就是物理。

题目从“试述杠杆之原理,并以此解释为何‘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到“论证声音之传播为何需要介质,为何在‘真空’之中,万籁俱寂”

第二部分,是“化学”

,也就是朱旺口中的“点金之术”

题目从“如何从矿石中提炼纯铁”

到“试述火药爆炸之化学反应过程,并提出三种以上改良火药威力之方法”

第三部分,是“生物”

,也就是“格致之学”

题目从“绘图详述蝗虫从卵到成虫之一生形态变化”

到“论证‘牛痘接种’可以预防天花之科学原理”

第四部分,也是最让所有读书人崩溃的,是“算学”

题目不仅仅是简单的鸡兔同笼,而是升级到了“微积分”

的入门应用,比如计算一个不规则水塘的蓄水量,以及……推算一颗炮弹飞行的最佳抛物线轨迹。

这套题一出,整个士林,瞬间就安静了。

所有前一天还在慷慨激昂,痛骂朱旺是“不学无术之辈”

的读书人们,此刻,都对着这份报纸,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们现,自己……竟然一道题都不会!

他们引以为傲的“四书五经”

,他们烂熟于心的“经义策论”

,在这份考卷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薄纸,一捅就破。

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时代抛弃的恐惧感,瞬间攫住了他们的心脏。

而朱旺,则在这份考卷的最后,用一种极为“贴心”

的语气,附上了一段话:

“……以上题目,诸位若有不解之处,实属正常。

因为,此皆乃‘科学’之范畴,非圣人之言所能涵盖也。”

“然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乖,再让我亲一口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炼狱之刃 歌影山河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 冷书生(一受多攻)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