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力的地方兵。
更何况遇到的是文鸯这样的万人敌。
只一回,这些晋兵便被冲散了,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剩下的那些负责运粮食的民夫,文鸯倒是没把他们怎么样。
命人将其冲散后,便不再理会。
只是这堆积如山的粮草,吃又吃不完,拿又拿不走。
最后只能含泪烧掉。
将那些被杀的晋国士兵匆匆掩埋后,文鸯便带着士兵离开。
他得到的旨意是到敌人后方进行骚扰。
给罗宪创造夺取上庸的机会。
如何创造机会,自然就是断绝敌人粮道了。
但文鸯也知道,自己此举必然会引来敌人的报复。
单凭自己这一千人,想要对付源源不断的敌军,根本就不可能。
要么被一点点的磨死,要么退出晋国的势力范围。
可这两种结果,哪一种都不是文鸯想要的。
那文鸯唯一的选择就是把水搅浑,尽可能的牵制敌人的精力,让他们没法全力对付自己。
文鸯最终选择攻打城池,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不过一千人想要攻打城池,基本上也是痴心妄想。
所以所谓的攻打城池,其实就是偷袭。
派出十几个人装扮成百姓模样,趁守卫不注意控制住城门,然后大军掩杀过去,迅解决敌人。
在准备偷袭之前,文鸯把一切能够证明自己和士兵是汉军身份的东西全都藏了起来。
这次他打算打着大汉的名义动手。
一来是不想太快引起晋国的警惕,匪徒和敌国兵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二来是因为这种举动必然会伤害到无辜的百姓,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来历,对大汉的名声多有损伤。
定下策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身处晋国腹地的这些县城守卫,平日里顶多就是遇到几个刁民。
只要吓唬一下,说不定还能从对方身上讹诈一些钱财出来。
什么时候见过从战场上下来的精兵。
一个照面,这些守卫便被袭杀,紧接着县城的城门就被控制。
文鸯则趁着城门被控制,城中一片骚乱的时候派兵出击。
轻而易举的就占据了城池。
占据县城之后,文鸯只做了三件事。
杀县令等一众恶官,清理掉城里民愤极大的富人。
然后开仓放粮,把粮食给老百姓。
即便是王朝最鼎盛的时期,那些美好也从来都不曾属于底层人民。
更遑论如今这个时代,也只有大汉治下的百姓日子能过的稍微好一点。
在看到官员和恶人被杀,粮仓又四门大开的时候。
这些腹中饥寒的百姓很快便蜂拥而至,开始抢夺那些粮食。
抢着抢着,动乱就开始了。
但这些都跟掩藏了身份的文鸯无关,在做完这些之后,文鸯便潇洒走人,赶往下一座城池。
期间也不是没有部下建议过让他收拢一些百姓为自己所用。
但最后都被文鸯给拒绝了。
百姓们抢一些粮食依然是百姓。
一旦聚集到自己身边,那就是匪。
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更何况文鸯心里也很清楚,他不是关彝。
万一引起汉帝的猜疑,他就真没有退路了。
就这样,文鸯接连劫掠了数座城池,最终在眼前这座小城停住了脚步。
看着紧闭的城门,文鸯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很开心。
因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尽可能的在晋国境内制造足够大的影响。
让他们没法安心的支援上庸。
打了个呼哨,千余兵马在城上守军满脸的紧张中绝尘而去,只留下他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等到胡奋接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文鸯的干扰项成功的起到了作用。
和蜀汉对峙这么久,胡奋自认为自己已经摸清了汉军的行事风格。
这支匪徒的行事风格更像是流寇,而不是正规士兵。
这让胡奋心里着实松了一大口气。
流寇能造成的危害是极其有限的,并且只要杀了领头之人,他们往往就会自行溃散。
看着南乡郡守送来的求援信。
胡奋对弟弟胡广说道:
“你领一支兵马,去剿灭这支流寇。”
“记住,只杀匪,余者不论。”
“杀了匪之后,将其级送到南乡郡守处,再让他告知南阳,赶紧运送粮草过来。”
胡广听完后立刻领命而去。
对于这件事,胡广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自己虽然算不得名将,但是对付区区流寇还不是手到擒来?
数日后,循着文鸯一路留下来的痕迹,胡广终于追上了文鸯的脚步。
但是看着眼前的这支兵马,胡广的眼皮子不由得突突直跳。
咸熙三年,他跟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