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惟愿祖宗之灵,得以安息!”
“臣谌百拜顿,尚飨!”
(注1)
说罢伏身在地,行叩拜大礼。
钟鼓之声大鸣。
身后诸臣依次跪拜行礼。
再起身,姜维、廖化等一干老臣早已泣不成声。
直到这一刻,大汉才算是真的回来了。
多年夙愿,一朝得偿。
又有谁能够忍住心中的激情澎湃。
唯有化作泪水宣泄而已。
祭祀完毕之后,众人返回长安。
姜维和刘谌作别之后,立刻赶赴冯翊前线。
刘谌同样也闲不下来。
此时长安虽然已经在他的手上。
但整个雍州却没有完全被收回来。
更别说关中士族还各怀心思。
这些若是不能解决好,将来多半是要出问题的。
歇息两日之后,刘谌开始召见诸臣。
最先召见的是杨宜和杜白。
等刘谌梳洗打扮完毕后。
杨宜和杜白二人,已经在殿内等候。
杨宜作为夺取武功的第一功臣,以及弘农杨氏的族人。
自然是有资格被刘谌召见的。
至于杜白,则完全是看在杜预的面子上。
以及他关中杜氏的出身。
这两个人代表着两个盘踞在大汉百年以上的世家大族。
既然已经做出了投靠大汉的举动,刘谌自然要好好的利用一番。
“不必多礼。”
刘谌笑眯眯的看着正在对自己行礼的二人。
感受到刘谌身上传递来的好感,杨宜和杜白皆是松了一口气。
刘谌先是将目光看向杜白:
“朕在天水的时候,就听说你想见见朕,看看朕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今日一见,与他人可有相异之处?”
刘谌的话是针对当年杜白放出来的豪言壮语。
但此刻再听到耳朵里,却让杜白的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这分明就是在教训自己。
此举自然是刘谌刻意为之,整个杜家。
除了当年到成都参加科举的杜尹之外。
包括杜预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因为战败之后才降汉的。
杜白就更不用说了,武功兵败之时,第一时间想的就是逃跑而非投降。
这样的人,刘谌自然要敲打一番。
“今日得见陛下天颜,方知昔日不知天高地厚!”
刘谌没有回应,又将目光看向杨宜:
“你是个有功的!”
杨宜闻言,脸上当即露出喜色:
“多谢陛下!”
“臣祖上世食汉禄,替大汉效命是臣的本分!”
“当不得陛下夸奖!”
刘谌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卿祖上世食汉禄,知道忠君报国。”
“可这世上有多少食汉禄者,偏要行逆贼之举。”
“朕到长安已近半月,可至今仍不曾有人前来觐见。”
“莫非是觉得朕这个大汉天子,不配让他们前来?”
杜白关中杜氏出身,有杜预投降大汉在前。
杜氏自然也就倒向大汉。
杨宜弘农杨氏出身,这一支只是逃到长安的支脉。
随着杨宜的反水,也投了大汉。
两人所代表的家族,皆已宣布效忠。
刘谌的这番话自然也不是针对他们的。
但二人的冷汗还是“唰”
的一下从后背冒出,打湿了内襟。
出身士族的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其余家族为何不来见大汉天子。
无非就是观望而已。
毕竟刘谌在益州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针对世家了。
享了几百年福的世家,怎么可能舍得丢掉手里的好处,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刘谌的欺压。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观望,一旦刘谌有所行动,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跑到洛阳去支持司马炎。
毕竟司马炎可是从头到尾都站在世家这边的。
有中原士族和关中士族的支持,未必不能反过来灭了刘谌。
还是那句话,一时的得失在世家的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们的利益是以百年为时间计算的,耗得起。
而刘谌从进入长安到祭拜长陵之间的这段时间,没有对世家的反应做出任何表态。
也是为了让他们主动做出选择。
现在看来,刘谌的耐心已经被这些人耗的差不多了。
今天把自己这两个人叫来,就是为了给这件事做出一个答复。
看看关中士族对如今的大汉究竟会做出什么样反应。
尤其是关中杜氏,作为关中世家的代表,需要在这件事上站出来公开表态。
并由杜氏和杨氏出面联络那些世家大族,
要么赶紧来给大汉天子服软,以后怎么安排你们,你们就照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