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77章 遣人入城

第477章 遣人入城(1 / 3)

消息传回天水,刘谌立刻下旨对姜维等人进行褒奖。

至于马奉,虽有未明敌情冒进之过在前,但后来能将功补过,成功焚毁魏军物资。

功过相抵,不奖不惩。

同时,刘谌派人给姜维送去两件裘衣。

让他送给城中的高诞和杜白二人。

并且告诉二人,大汉物资应有尽有,若是想要可举城献降,自己必然不吝赏赐。

做完这些之后,刘谌又看向手边吴梁送来的奏报。

本地商人抵触大汉行的边票刘谌早就已经知道了。

不过生意上的事,刘谌基本上没有怎么插手过,天底下的生意无非就是利益二字。

而且有建平等一干通商城市在前,拿捏一个小小的天水,还不值得自己出手。

果然,奏报中吴梁的汇报和刘谌所预想的没差。

那些商人在再一次把边票兑换成现钱后,立刻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说麻烦其实也算不上麻烦。

而是大汉收取商税不认现钱,不认货物,只认朝廷在天水行的边票。

这一下算是捅到这些商人的腰窝上了。

他们的手里哪有边票,只有现钱。

不交税又没法做生意。

和魏国不一样,大汉的商税收取极其严格。

几乎不存在有人能逃税的情况。

那些能让他们赚取高额利润的商品,几乎都来自于朝廷之手。

偷卖这条路也直接给你断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朝廷在天水逐渐站稳脚跟,成都和汉中的商人也闻风而动。

甚至还有一部分胆大的吴国商人也不惜千里迢迢的跑到天水做生意。

刘谌对这些人自然是来者不拒。

这些从益州和吴国来的商人很懂行。

曾经在各大通商城市做过生意的他们对于朝廷推行的边票接受度很高。

根本就不需要吴梁多说什么,便立刻接受了边票这种新玩意儿。

虽然他们千里迢迢而来,对通往三郡的道路根本不熟。

没法直接和其余三郡有生意上的往来。

可这点小难处哪里能难得倒他们。

很快,这些商人就想到两个办法。

第一,雇佣本地认识路的熟人,然后跟本地商人一样去做走私生意。

第二,直接利用本地商人不敢用边票的心理,从中赚取差价。

对于商人来说,让别人从自己手里挣本就是自己的钱,那真是比杀了自己还难受。

仅仅只过了半个月不到,便有本地商人开始尝试使用这些方便携带的边票。

而这些边票,也逐渐开始往其余三郡流通。

而这,才是刘谌的真正目的。

当这些边票在其余三郡流通的时候。

就意味着其余三郡的财富会逐渐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明面上自己暂时只占有天水一郡,但实际上其余三郡的资源也被自己慢慢掌握在手里。

等自己完全掌握了天水,开始着手进攻陇西三郡的时候。

有些人就该考虑是舍弃这些财富继续跟着魏国走,还是保全财富转而投到自己这边。

商人无国,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情。

“陛下,除了显亲一线被敌人占据的地方外,其余地方该修的火炕已经修的差不多了。”

姜筠在投降之后,依然担任天水名义上的最高长官,统筹整个天水事务。

但只管治安和民生,军事大权则在刘谌和姜维手中掌握。

不过对此姜筠却毫无怨言,对于投降之人,能委以原职已经是极为看重了。

至于兵权,那不是自己可以再触碰的东西!

“姜卿辛苦了!”

刘谌从姜筠手中接过奏本后,夸奖了姜筠一句。

姜筠立刻说道:

“陛下才是真辛苦!”

这句话,姜筠倒是说的真心实意。

这位陛下夺取天水之后,许多决定都是针对百姓的。

这让姜筠一开始极为不解,朝廷大军北伐,不攻城掠地却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

虽然自古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

但又有谁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呢?

昭烈皇帝算一个,眼前的陛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谁会为了百姓的御寒问题,千里迢迢的从益州运送煤炭过来。

并且派兵去给百姓家里免费修火炕。

还有之前帮百姓收粮,以及补贴税收的事情。

往后几千年姜筠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事情生。

但是往前几千年是绝对没有的!

眼前这位陛下,夸一句圣君在位,绝对是姜筠自内心的想法。

反观曹氏,从武帝曹操开始,谁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姜筠无比相信,只要陛下能够坚持这么做,天下早晚会再归刘氏!

想到这里,姜筠就无比庆幸此前自己听从麾下将官们的劝说举城投诚。

最新小说: 不学鸳鸯老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破怨师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回到汉朝当大佬 背欺里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