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273章 陆抗的想法

第273章 陆抗的想法(1 / 2)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在贾充的建议下。

向吴国再次派出使者,想要和吴国商议两国交好事宜。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掌控西陵到广陵一线的陆抗。

而陆抗在得知司马昭死后,反应和刘谌差不多。

觉得司马昭死的实在不是时候。

因为此时孙皓在建业已经初显暴虐之象。

多有宫人被其虐杀而死。

合肥一败,本就招致朝中文武诸多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孙皓又主动对朱太后和太子动手。

废太后、废太子。

更是将整个建业弄的人心惶惶。

当初扶持他上位的濮阳兴和张布,曾多次劝谏孙皓。

然而孙皓不仅不听,还屡屡下旨申饬张、濮阳二人。

更是让君臣之间,离心离德。

就连自己都收到好几封孙皓的来信。

看似关心,但其中的试探和敲打之意,陆抗又怎能看不出来?

陆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收到了儿子陆晏的亲笔信。

信中,陆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大汉的消息全都告诉了陆抗。

陆抗也是第一次知道,大汉居然定制了一个所谓的三年计划。

并且也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位。

那些开垦出来的荒地和通商城市得来的好处,全都进了大汉国库。

得知这些东西之后,陆抗的心中别提多震惊了。

反观自己这边,简直是一言难尽。

而对于魏国交好吴国这件事,从头到尾陆抗都是不信的。

且不说魏国和吴国之间多有摩擦,包括但不限于当初先帝在时,魏国进攻吴国。

以及后来孙皓杀死魏国使者司马遂的事。

单说孙皓进攻合肥这一件事,就注定了两国之间的关系绝无缓和可能。

而陆抗更是一眼就看穿了魏国此举的打算。

先和吴国虚与委蛇,然后转头攻打长安。

打下长安之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吴国!

因为魏国虽然在蜀汉的手里吃过大亏,但还没有在吴国的手里吃过大亏。

而且相比较于已经夺回汉中并且封锁汉水的蜀汉,吴国这边显然要更好打一些!

而对于长安司马攸,陆抗同样也不看好。

他和司马炎相比,少了人心,少了名分大义。

别看司马攸现在锁住关中,看似自成一体,和洛阳分庭抗礼。

但真到了真正开战的时候,司马攸难敌司马炎!

所以陆抗觉得最终肯定是司马炎取得胜利。

若是孙皓此时选择和魏国交好,将来必然会恶了蜀汉。

到时候一旦魏国来攻,蜀汉别说来救了,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了。

而以吴国的国力,也绝不可能有在失去蜀汉这个盟友后对抗魏国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现在在蜀汉当水师都督。

从儿子的信中的话语来看,刘谌对自己儿子多有器重。

于公,吴国不能失去蜀汉这个盟友,所以绝不能和魏国交好。

于私,孙皓眼看已经不似人君,陆抗得为家族找一条退路。

合肥一战,吴国已经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

所以陆抗必须要替吴国和家族挑选一个靠得住的盟友。

相比较于司马炎,陆抗更看好刘谌。

不光是司马家的名声已经被司马懿父子给搞臭。

更是因为刘谌的大局观,胜过司马炎百倍!

若刘谌是司马炎,绝对做不出逼迫司马攸逃往长安自立的事情!

更不会在事情做出来之后,还能让司马攸顺利逃走!

而且蜀汉这些年的变化,陆抗也通过陆晏的书信略知一二。

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陆抗决定让陆晏留在蜀汉,不要再回吴国。

同时,为了让儿子在蜀汉的境遇能够好一些,陆抗决定要为陆晏做些什么。

思来想去,唯有破坏这次吴魏之间的和谈。

可是自己身为西陵都督,同样也做不出来明目张胆违抗君主的动作。

不过虽然明面上不敢这么做,暗地里的动作还是有的。

比如给刘谌一个建议,让汉军假扮吴军偷袭上庸。

自己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晚一点出兵,等到汉魏开战之后,自己再上前阻拦。

陆抗保证刘谌绝对愿意这么做。

天底下如果有人不想让魏吴交好,那刘谌绝对是第一个。

只要吴军进攻上庸,那吴国就绝不可能和魏国交好!

所以陆抗便以个人的名义给刘谌写了一封密信。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刘谌。

并叮嘱周处,绝对不能把这件事告诉除了刘谌之外的任何人。

众人在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

全都陷入了沉思。

没想到吴国堂堂西陵都督,居然也会做出这种事来。

“孙皓在建业得做下多么天

最新小说: 九娘 火烧黎明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不学鸳鸯老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破怨师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回到汉朝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