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241章 检验成果

第241章 检验成果(1 / 2)

姜维居然再次上书,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魏兴给打下来!

之前刘谌给姜维下旨,让他盯着魏兴方面的动静。

谁知道姜维到达魏兴之后,不光把魏兴想要支援合肥的兵马拖住。

姜维还敏锐的察觉到,魏兴的防御力量并不是很强。

这一现,顿时让姜维地心思活络了起来,经过一系列的侦查和试探之后。

得知魏兴守备力量不足以抵抗自己的进攻,这让姜维开始变得有点蠢蠢欲动起来。

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刘谌一时间不知道到底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开疆拓土,收复故地肯定是好事。

尤其在魏兴还是汉中东边门户的情况下。

拿下魏兴,只要永安方面能够完全牵制住上庸兵马。

再加上汉水的保护,整个汉中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可是刘谌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司马氏未必不能想明白。

魏兴一旦丢失,不仅仅代表着魏国进入汉中的最后一条通道彻底关闭。

还意味着大汉随时可以从魏兴进兵,威胁到魏国腹地。

这和孙皓进攻合肥是一个道理。

司马昭必然不可能放任魏兴丢失,也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派兵前来争夺。

长安的割据,让洛阳方面元气大伤,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动辄抽调十万乃至数十万的兵马。

而且司马昭还要顾及合肥方面。

所以很有可能会让双方陷入到一种胶着的状态。

刘谌不怕这种局部战争,但是刘谌害怕把这个局部战争打成拉锯战。

拉锯战对国力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无论对魏国还是对大汉都是一样。

眼下汉中之战才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国力才刚刚有恢复的迹象。

真要是陷入到拉锯战里,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这点家底可不够怎么消耗的。

更别说还欠着吴国五千万钱呢。

另外刘谌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一旦魏兴这边陷入拉锯战的话。

说不定会让长安的钟会再起心思。

毕竟汉中之战,损失的大部分都是石苞的上庸军,而且长安还补充了杜预从合肥带来的大量兵力。

总体实力丝毫不弱。

一旦钟会得知消息,再次进兵汉中的话,刘谌可不觉得靠着刚刚组建的水师就能够拦下钟会。

即便钟会没有这个想法,长时间的拉锯战也会消耗汉中之战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士气。

对于整个大汉的舆论引导会很不利。

综合了好几方面的原因,刘谌觉得暂时不能对魏兴动手,因为拿下魏兴对眼下的大汉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可是刘谌也不想直接驳回姜维的意见,这位汉大将军一心想要北伐,恢复中原。

自己也不能寒了他的心。

也就是姜维脑子还足够的清醒,没有直接进攻魏兴,而是选择回来问问自己的意见。

否则真要是打下魏兴的话,刘谌不光得捏着鼻子认下这件事,还得对姜维他们进行嘉奖。

而且后续一旦魏兴再次易手,对于大汉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不过虽然魏兴不能完全打下来,但不代表着魏兴不能打。

讲武堂招收第一批学子的时候,刘谌曾经以魏兴为模型,让学子们进行战争推演。

虽然第一批讲武堂学子大部分都赶赴南疆练兵。

可是战争推演却作为一个必修科目保留了下来,并且也让新招收的第二批学子同样进行推演。

如今距离第二批学子入学也过去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

第一批讲武堂学子已经在南疆进行实地练兵。

那第二批的讲武堂学子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

刘谌准备把第二批讲武堂学子调到魏兴,也进行实地练兵。

这样一来,既能够时刻对魏兴造成威胁,又不至于引起魏国朝堂太大的注意。

还能帮助孙皓牵制一部分魏国的力量,更能提升讲武堂学子们的实战经验。

简直就是一举数得的好机会!

于是刘谌立刻给姜维去了一封密信,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并且也安排人带着讲武堂第二期学子赶赴魏兴,进行实地练兵。

同时也开始着手招募第三期讲武堂学子。

大汉顶级将领除了姜维等人之外,几乎已经完全断档。

同样的,基层将领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若是这个模式能够顺利的延续下去,对于刘谌和大汉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先就是基层将领能够得到快的补充。

因为讲武堂就是从基层开始培养的,这些学子们大多数都出身底层,甚至有不少原本就是大头兵。

同样的,这些人也是会慢慢成长的。

在这种大批量的培养模式下,总是会有人脱颖而出的。

而这些脱颖而出的人,会继续慢慢的成长为顶级统帅。

这种效率可比家传要高的多

最新小说: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回到汉朝当大佬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破怨师 九娘 不学鸳鸯老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火烧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