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71章 谋划汉中群臣反对

第71章 谋划汉中群臣反对(1 / 2)

“这天真是越来越冷了。”

转眼间,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寒冬季节,气温也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下降的厉害。

大殿之中,也烧起了上好的木炭,以供刘谌君臣取暖。

刘谌的民间人才招揽计划,到现在都没有人前来自荐。

这让刘谌感到颇为难受,不过刘谌也没法怪人家。

在知识被世家垄断的这个年代,每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能人,几乎都是真正的大才。

人家肯定是要待价而沽的。

说到底还是怪自己,谁让你老刘家的招牌现在已经不硬了呢。

一个连皇帝都投降的国家,别人为什么要替你卖命?

万一到时候大汉被灭了,匆忙出仕的人岂不是吃了大亏?原装和二手的价格可是天差地别。

所以自从了那一次招贤令之后,刘谌就没有继续在这件事上浪费精力。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肉麻是肉麻了点,但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

所以今天刘谌召集几人前来,商议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如何夺回汉中!

汉中对于益州的意义非凡。

除了有沃野千里之外,还是整个益州面临北面军事威胁的缓冲地。

之前钟会兵进攻益州的时候,就是姜维果断放弃汉中,收缩兵力才守住了剑阁。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姜维的决定并不是一个好的决定,汉中的丢失让季汉不仅失去了一块富饶的土地,还失去了战略纵深,导致整个季汉只能被动挨打,才让邓艾找到机会偷渡阴平。

可事实是如果彼时的姜维不放弃汉中,以季汉内外交困,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根本不用等邓艾偷渡,只要自己被钟会大军困死,季汉就彻底完了。

放弃汉中,尚有一线生机,不放弃汉中,十死无生。

可现在情况对于季汉来说,又不一样了。

因为多了刘谌这个变数,把成都给救了下来。

可是没有了汉中之地,仅凭川地养活九十多万人口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

更何况剑阁还有七万余人的俘虏,刘谌当初可是许下承诺给他们分汉中之地的。

朝廷的爵位可以拿北边的地方封赏,还能表达自己矢志不渝的北伐决心。

但是土地的落实可是实打实的打下来之后才能封赏。

所以无论如何,自己都得对汉中动手。

“朕决定对汉中用兵,重新夺回汉中之地。”

和几个大臣寒暄完之后,刘谌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此话一出,在场大臣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凝重之色,

进宫之前,没人会想到刘谌居然是这个目的。

宗预更是直接起身说道:

“陛下,自古打仗多选秋季。”

“鲜有冬天出兵的先例。”

“况且我大军粮草尚未齐备。”

“通往汉中各个关隘又被伪朝把守,敌人若是据城而守,仓促出兵岂不是徒劳无功,靡费钱粮?”

“大汉刚刚经历这么大一场动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兵,恐非上策啊!”

宗预的话,立刻引来了一群人的赞同,自古以来打仗都是秋季出兵。

除了秋天刚刚收获粮食,粮草充足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战争开启,必然会有伤亡,而随着秋天天气逐渐转凉,能避免很多瘟疫生,免得造成非战斗减员。

至于冬天出兵,纯属无稽之谈,且不说粮草的问题,这天气冻得人手都伸不开,怎么打仗?

蒋斌也起身皱眉说道:

“陛下,臣自汉城退回成都的时候,钟会已经派兵马驻守其中,包括之前王将军驻守的乐城也一样。”

“如今汉中尽在敌手,想要夺回非一朝一夕之功。”

“臣以为不如先经营好益州之地,然后再缓缓图之。”

蒋斌嘴里的王将军乃是乐城监军王含,原本历史上两个人都在姜维投降钟会后也相继投降。

但是现在却都活着回到了成都。

刘谌并没有怪罪他们丢失汉、乐二城。

毕竟人家是知道守不住才丢的,况且你皇帝都投降,人家不仅没有投降,还带着兵马跑回来已经很给你老刘家面子了。

所以两人还能入朝参政。

听到蒋斌的话,王含也是起身说道:

“宗太尉和蒋护军所言不无道理,我朝和伪朝之间的深仇大恨,就算是倾四海之水也难以洗清。”

“但是主不可因怒而兴师,臣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樊建也起身说出了反对之言:

“陛下,如今已经是寒冬季节,土地无所产出,鸟兽没于山林。”

“之前吴国赔给咱们的五十万石粮草也被瓜分一空。”

“朝廷根本无法拿出战争所需的粮草军需。”

“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出兵!”

陈寿和李密也表了自己的意见,虽

最新小说: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九娘 不学鸳鸯老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破怨师 回到汉朝当大佬 背欺里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