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飘去。
四兄弟惊讶地发现,杨仙吏并没有往那九重弱水环绕的几百座楼宇飞去,而是降到了昆仑山山脚下一处大镇中心的三棵大樟树边。
这小镇叫朝觐镇,熙熙攘攘大都是前来朝觐西王母的各路女神仙。
因为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三界十方之内但凡有女子成仙后,都要到瑶池的阆风苑拜见她老人家,因为她老人家日理万机,每年得到觐见机会的女仙不过寥寥数百人,没觐见机会的女仙们就滞留在了昆仑山脚下,不知道从哪年开始,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大集市。
不少天庭的逍遥客(因各种原因彻底失去修炼成仙机会的民众叫逍遥客)都搬到了这里讨生活……经年累月这个大镇居然聚集了几十万人,抵得上一个中等垒的人口。
朝觐镇离蟠桃园不过八千里,杨十三郎对这里并不陌生。
他在蟠桃园做值事时,每个月休沐假时,他都会约上几个同事到镇上购买些生活必需品,或给远在马镜垒的家人汇上一笔银子,或去大戏院看一出大戏,或到斗兽场看一场人兽大战……
大樟树边有龙旗钱庄开设的一级分庄,叫龙旗瑶池分庄,十三郎积攒了五百年的银子全都存在了这里。
推开那扇用金丝楠木做的雕花大门,闻着那股别致的幽香,让十三郎感到特别的亲切,这味道都产生联想记忆了,在其他地方闻到这气味,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帧画面就是这里。
瑶池分庄的大经理李安跟十三郎十分熟悉,十三郎是他们分庄最大的客户,没有之一。
李安见到十三郎时候吃了一惊,不是因为他的脸上还有一大块乌青,而是今天早上刚听说蟠桃园出了双尸命案,杨值事初一那日被天枢院的神捕营抓走了……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后面跟着的四位年轻人一脸的严肃,李安的脑子飞快地转了几周天……
——定是押着杨值事来钱庄起赃的,我还是少说为妙……几百年来自己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杨值事,各位小兄弟请用茶……”简单客套话后,李安再无下文。
十三郎见本来热情话多的李大经理今天有些异样,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的事应该已经传到了朝觐镇,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大经理,麻烦您取我的188号保险柜过来。\"
\"杨值事,您稍等!\"
一个用紫檀木料做的保险柜很快推到了十三郎的脚边。
十三郎撕掉他亲自封好的四道封条,用挂在内裤上的两个铜管子捅开了一明一暗两道锁。
十三郎五百年来积攒的银票全部静静地躺在里面,除了两张绿幽幽的大银票外,还有几张一百万面额的红色银票。
李安看到十三郎单手把所有的银票都抓在手里,心一下悬到了半空中……
杨十三要是提取现银或转开其他钱庄银票的话,他们分庄没有这么多现银不说,猛然间转票,对总庄也是一个巨大压力,要处理好这事恐怕也不容易……这事要是传到外面,那龙旗钱庄这张老脸就丢大了。
\"杨值事,您不会是要提取现银吧?\"李安脑袋嗡嗡的……
\"李大经理,我现在不再是蟠桃园的值事了,你喊我杨十三郎即可,我不取现银,你帮我算算这些银票的利银好吗?\"
\"行,行,您们几位稍等,请用些糕点……\"
李安大大地松了口气,拿起那些银票送到了柜台后面,让他们分庄里最婀娜的客户经理又送了些水果和松子上来。
足足有一个时辰了,几名管账先生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震天响,就是一时半会出不来总数,天可怜见,第一张千万银票是三百多年前的,光记录到期后转存的台账就是厚厚一大本,这利钱滚利钱……实在不好算。
\"你们四兄弟长得太像了,我可分不清楚谁是老大,谁是老幺……
十三郎一边磕着松子,一边和朱家四兄弟聊起了闲篇。
\"杨仙吏不必急于一时,咱们一起处久了,您就一目了然了。\"
老小朱风回答道。
\"呵呵,你说的对,你是老几?\"
“我是老四朱风……”
\"他话最多,杨仙吏只要记住这点就行。\"老大朱玉打趣道。
\"我的话多吗?我看大哥你话是最多的,不信你问二哥和三哥,我们两个谁的话多……二哥,你说,我和大哥谁的话多?三哥,二哥怕大哥,你来评评理……”
朱风见大家都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说得太多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四兄弟当中话最碎的那个,他赶紧闭嘴。
十三郎他们全都哈哈大笑,连那个双手轻按腹部,一直站在他们身边的女经理也用手挡住樱桃小口嫣然一笑……
\"我家在马镜垒,你们老家是哪儿的?\"
十三郎见四兄弟十分好相处,心里欢喜,忍不住想知道四兄弟更多的事。
\"我们是大华垒的,我们到寒仙湖的时候会路过的。\"
朱风见几位兄长都不回答杨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