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养廉,另行挑补虚额。
这样就需增兵六万名,每年也需增军饷三百万两。
阿桂上疏劝阻说:“国家经费骤增,不认为变多,每年支出将难以为继。这一项新增的饷银,每年多达近三百万,二十余年下来就需要七千万。臣请求除去边省外,无需一概增加。”
阿桂所言颇具眼光,但乾隆自恃库藏充溢,不以为然,决计行之。
以后的事实表明这种挑补虚额的做法,不仅没有制止武官吃空饷,而且由于每年多支出军费三百万,时间一长,就便清朝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进入嘉庆时期以后,清朝财政日益拮据,人们这才认识到阿桂当年的建议是很有远见的。
嘉庆十九年(1814年),吏部尚书索绰络·英和在奏疏中说:“即如裁撤武官名粮,添给养廉一事,系乾隆四十六年奏准……臣闻其时,阿桂即有恐数十年后经费不支之奏。可见老臣谋国诸事,务期久远”。
喜欢三国:乱世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三国:乱世第一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