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哥说道。
说着就用手捏小弟弟的脸蛋。
“享福了,你小弟。
哎,还是俺心软呀,要是在前些日子,在褚庙那时候,人家这河南的人,家里缺孩子,给咱这要饭的要孩子,你爹你娘要是也像武军家似的,一狠心,把你这小弟弟,老四也送给人家了,就对了。
那样的话,你娘一天,要点饭就够自己吃了。”
“哎呀,俺娘说啥呢?娘,二老弟,咱娘叫雨给浇糊涂了吧。
俺哥俩是给你说喜讯呢,娘。
咱有好事了。
好事来了,咱山东省政府来信了,通知咱们回家呢。
叫咱回家,给咱往哪安置呢。”
“啊,你说啥,孩子,山东省来信了?叫咱回去安置嘞?你搁哪听的信呀?”
“对,是安置。
娘,俺是搁大道上听到的。”
“你搁大道上听说的,那有准呀?那不行。
孩子,你搁道上听说的,那你不能信,你没听人家说呀?道听途说,道听途说的。
那不准。”
“准,娘,十分准。
俺和俺二兄弟,都问那通知的人了。”
大哥说道。
“对,娘,人家那通知的人是商丘政府的,在俺回来的时候,人家还在道两旁的墙上到处粘贴通知呢。”
“准了,那你爹现在知道不?”
俺娘问道。
“俺爹不一定知道,这不是俺刚听到人家政府人出来通知的吗?俺听到了,俺和俺兄弟,就赶快往回跑。
跑回来好告诉俺爹和你呀,娘。”
大哥说道。
“那儿,你给我说了,那你们还的想法子去找你爹呀?看你爹上哪赶饭时要饭去了呀?你们得把你爹找到,告诉你爹,你爹是咱家当家的,他知道了,看看,咱好准备呀,看咱是现在就走,还明天起大早就启程呀。”
“好,大哥,走,咱赶快去找咱爹去。”
“对,走,咱找爹去。
等着咱爹知道了,估计咱爹还得找和咱们一起来的这样人呢,研究,商量,咋走呢。”
大哥,二哥,俩人从澡堂子出来,一边说着话一边往东走。
“大哥,你说咱爹这一早晨,他要饭能往哪边走呀?”
“往哪边走,这不好说,爹一天都走出去挺远呢,爹要饭的方法,就是多走,不走重复路。
一次走十了家,早晨十了家,要点吃了;中午再接着要,再要十几家,等着晚上还是接着要。
俺估计咱爹今个得在能在学校那片要。”
大哥说道
“为啥?”
“为啥?俺说这是准的,你看今天早上不是下雨了吗?咱爹还把蓑衣给咱俩了。
那下雨天要饭,就得围绕着离公家单位近点的各家要。
要是雨下大了,各家进不去,咱爹就能跑到公家的房子跟前的屋檐下,去那避避雨啥的。”
“呀,大哥行啊,挺有经验的?”
“经验?老弟,俺给你说,啥是经验,经验就是生活中的教训。
就是做事失败了了,吃亏了,你就记住了。
你看那天,咱往这商丘来的路上,眼看着大雨就要到了,在咱前面的,在咱后面的,有很多要饭的人,成群结队的,都忙着往前赶路。
咱爹就不忙,咱爹就能很快找到地方避雨。
咱爹不是告诉咱们去麦地里那麦垛那避雨了吗?”
大哥说道。
“哦,经验是教训,是办事失败了,是吃亏了。
好啊。”
二哥重复着,思索着。
哥俩快步的跑着,一会儿,跑出几里地去。
“哎,大哥,这不是学校吗?”
“对,咱就搁这学校周围找一找咱爹吧?咱先看着学校房子外边有没有适合避雨的地方吧。”
大哥二哥说着,就往学校这院子边上来。
“大哥,你看,你学校的东大山那有一帮人。
是干啥活避雨的,还是咱们要饭避雨的?”
二哥说道。
“看看去。
哎,老二,俺喊一下?哎,老乡,你们找米的,你们是哪的呀?有魏湾的吗?”
“有魏湾的,你找魏湾的干啥?”
那边避雨的应道。
“俺找魏湾的叫他们回魏湾,上级来信了,魏湾水库搬出来的叫回去报名了。”
大哥喊道。
“小孩你说什么,你说的准吗?你是魏湾的吗?你在哪听说的?”
学校那避雨的人喊道。
“俺是魏湾马楼的,叔叔,俺说的准呀,俺是来找俺爹的,叫俺爹回去的。”
大哥说道。
“哎,魏湾马楼的,哎?刚才,在这的老马不是马楼的吗?老马,他上哪去了?”
一个人说道。
“哎,你别喊了,老马解手去了,他的孩子在这呢,叫俺给抱着呢。”
又一个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