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17章 疑点(二)

第17章 疑点(二)(1 / 2)

于虎认为,赵林是个很可怕的人。证据之一,就是他做事太低调了。他以弱者的形象出现,成功地赢得了人们的同情。使人们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对他不再设防,忽视了他本身的危险。

只有内行人,从他练武的精气神才判断出,他精力充沛,战斗力过人。

可在日常生活中,他又脚步蹒跚,老态龙钟,与练武时,判若两人。

一个人,两种状态,一个强者,一个弱者,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你认为可能吗?

当然,一个力大无比的人,完全可以把自己装作一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但要是一个真正的老态龙钟的人,你想再让他变得生龙活虎,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因此从现在赵林的情况可以看出,他还具有一个战斗员的功力。他之所以扮演一个弱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隐瞒自己真正的实力。

另一个疑点,就是他在鼓楼市场,到底在等什么人?

从正常的情况分析,他等的人,肯定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但这个人的身份一定有问题,所以他无法把他邀至家中畅谈。只能偷偷地等待,甚至都不能说出等人的真实地名。

于虎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不找一个隐身点藏起来,看看他到底在等谁,这样也不用瞎猜了吧。

这样做虽然有点不地道,可是赵林有错在先啊。如果不是这次的意外发现,还一直以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呢。

如果他在等人,他所等的是个什么人呢?

三十多年前,赵林在这儿很熟,有许多的朋友。

但是一晃三十多过去了,物是人非,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又这么多年没来过京城,过去的朋友,又有几个能联系的上呢?

再说如果真有好友必须访问,也是去其家中,而不是在这里等待。

在市场上等人,好像都是预约好的。

也就是说,他在这儿等的人,都是提前说好的。

这只有一个地方的人符合条件,那就是他所等的人与卧龙山有关。

自从来了卧龙山之后,赵林几乎都没离开过山里,他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在山里。

会不会他这个朋友,是龙山的一员,他先赵林下山,然后来到了京城。他知道赵林不久也会下山,但又不知道他实际居住点,因此便商定,在市场等他。

市场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各色人都有,是最好的联系点。

如果赵林不与这个人联系,这个人是无法找到赵林的。

首先赵林的住处,是保密单位,一般人无法靠近。

就是赵林,开始也不知道于府在哪儿,还是通过于虎指点的机构,把他秘密送进府来的。

来于府后,开始还不允许外出,说是为了保密的需要。后来在他坚持下,才允许简单的外出,但还不让走远。

外出还是秘密的,与人联系,当然得在秘密下进行。

考虑到他自随张信离京进入卧龙山后,很少下山,因此可以确定,他所等待的人,也是在卧龙山结交的。

卧龙山都是些什么人,不说大家也都知道。都是张信一手组织起来的反清复明会的成员。

包括赵林自己,也是其最坚定的支持者。只是后来卧龙山发生了变故,他年老加上受伤的原因,才栖身在了石板坡墓地。

他对外的表述,是已经脱离政治了,成为了一个没有政治信仰的自由人。

但是即然他不离开卧龙山,想与张信团伙彻底撇清关系,似乎很难。

会不会他在张倍等人的劝说下,又重新加入了其团体,并且利用其和于虎的特殊关系,来帮助张信找到后者在京的藏身点呢?

于虎把自己的担忧向珍珠说了。

不料,他的警告非但没引起珍珠的注意,反而引起了其极大反感。

在这儿,不得不说明一下,于虎和珍珠的关系,虽然整体上看去是一对模范夫妻,夫唱妇和,但其中多少也有点不和谐的成份在里面。

主要还是珍珠对以张信一伙的失败,抱有同情的态度。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她自小都生活在这些人当中,一直受他们的影响,甚至把他们看做是自己最亲的人。一下子与这些人为敌,她感情上接受不了。

况且在于虎的帮助下,卧龙山已经荡然无存,堌堆庙也被破坏,留给张信等人的生活空间,己被压缩到极致。她认为做事不能做太绝,建议丈夫见好就收,甚至脱离官场,隐身民间,做一个民间绅士,岂不是更好?

反正他们又不差钱,从卧龙山取回的财宝,如果不出横祸的话,足可以使他和他们的子孙,享用数代。

于虎并不同意珍珠这个观点,甚至认为她这个想法很危险,被朝廷知道,是要被追责的。

随着卧龙山和堌堆庙案的破获,康熙在和张信的对抗中,已占据了上风。现在是全国追杀张信及其同伙的关键时候了。

而且从得到的消息判断,张信似乎也承认了失败,带着昔日情人,去了海外。

是暂时逃避,还是永久性的,不得而知。但没

最新小说: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不学鸳鸯老 九娘 破怨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男保姆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回到汉朝当大佬 火烧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