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接到任务后,把这个事交给了手下于林。
让他骑着快马,携带画像,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城。
到京后,把画卷放到指定地点后,立即返回就行。
画卷自有人去取。
于林接到任务后,骑了一匹快马,带足盘缠,向京城赶来。
一路顺利,几天后,来到了一个叫马集的镇上。天快黑了,怕错过了宿头,便决定在集上住一夜。
连日赶路,人困马乏,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还有200多里地,不出意外,明天傍晚差不多到京城了。
集虽然不大,但卖什么东西的都有,比起山上来简直是人间天堂。尤其是那一个个小酒馆,更叫于林拉不开腿。
这是个老酒鬼,不赌,不色,但是好酒。
喝起酒来不要命,甚至有过喝一次酒,在山坡上睡过两天的记录。
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肯定被野兽吃了,它的生命最终在山林草岗上终结了时,这个家伙终却晃晃荡荡,一身草屑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两天没吃东西,饿死了,他跑到厨房抓起饭就吃。
还说起早上啥事没做好,当人们说那己是两天前的事了,他才知道自己惹了祸,坏了寨上的事。
为了这次酒,愤怒的张信第一次对他大打出手,用树枝条狠狠的抽打他。
不过不是赤着上身,而是穿着衣服。
抽的也是在屁股肉多的部位,目的并不是让他受皮肉之苦,而是让他长记性。
“以后还喝酒不喝?”
“不喝了,不喝了,以后再也不喝了。”
张信又往他屁股上抽了一荆条,“你个不成器的货,每次喝醉了酒都这样说,可你哪次长记性?你知道你这次多危险吗?幸亏我们这儿没有狼了,要是有,你喝的像个死人似的,还不把你叼走吃了?”
于林挨了打,也很乐意,甚至对张信充满了感激。
在卧龙山,人们来自五湖四海。说着各地的方言,聚在一起,大多是单身,又没有亲人。别看人面前咋咋呼呼的,可是一到晚上,没人的时候,都有一种孤独感,都希望有人帮助,希望有一个好朋友关心自己。
没事的时候拉拉家常,这样也不至于心里空落落的。
于林在张信手下多年,但他们注定成不了朋友,这主要是张信年纪比他大太多,而且张本人是个严肃遵纪守法的人,他处处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大家。
不拉帮结派,但也不影响他对下属的关心。他像一个老父亲一样,爱护保护着下属。公正无私,每个在他身边的下属,都能感觉到他的温暖。
如果张龙不是张信的儿子,他肯定不会离开老主人身边的。
就因为在山上喝酒,他没少挨张氏叔侄的骂。论起武艺来,他比关涛更有能力。
就因为好酒,在镇上的地位反而不如关涛了。
这次下山,张龙特别嘱咐他,一定要少饮酒,以免误事。
开始于林倒也真正做到了,滴酒不沾。
但是在到了这个小集市后,闻着酒馆里那诱人的酒香,终于忍不住了。把马拴在一个树上,就进了一家叫老刘家的酒馆。
这是傍晚时分,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吃饭的人不少,不过空桌子还是有的,他捡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并大声吆喝:“店老板,上酒来。”
他知道自己出门在外,喝酒会误事的,所以当老板问他,喝多少酒时,他说道:“不要多来,四两就行。来好些的,质量差的不要送。”
店中间有一个桌,桌上放着各种美酒,按照于林的要求,店家把那坛最好的酒打开,给于林打酒。
器具是用竹子做的,一提二两,一共兑了两次,4两就够了。
店家为了显示自己做生意的诚意,又为许林多打了半提,都倒在一个青花大瓷碗里,然后端了过来。
老远就闻到酒香,馋得于林张大了嘴巴。
“先生,要不要送个小酒杯过去?”店家问,人热情极了。
“不用了,这酒闻着还行。”
店家一听,说:“听你说话就是个会喝酒的人。这酒可是我们这儿最好的酒,是用西山的泉水和东岭的高粱精制而成的。纯香绵柔,是不可多得的酒中佳品。只在本地出售,外地人想喝,也没这口福。我看你是外地人,又象是个富贵之人,所以才给你打了两桶,你口福不浅啊。”
于林尝了一口,吧唧了一下嘴巴,说:“不错不错。可是有口福的也不是我一个,你这开酒馆的,还能缺这种酒吗?”
“先生错了。别的酒我这一年四季有供应,唯独这酒老断货,一年之中最少有十一个月,店里供应不到。”
“你这不是有吗?我看你酒坛的满满的,并不缺少酒。”
“对啊,所以说先生有口福。这是我今天傍晚刚买回来的。酿酒的是我一个亲戚,我给他打了招呼的,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给我留点这种酒,否则,我这酒馆都要闹酒慌了啊。”
说着,店家把许林要的鸡块端上来,“请先生品尝。如果感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