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她与九霄这危险而强大的融合状态。
她必须像修复世间最珍贵、最易碎的绝世瓷器一样,小心翼翼地,修复对自身力量的控制。
“冷静,苏夜。
你必须冷静。”
她对自己说,意念如同清冽的泉水,一遍遍洗刷过焦躁的意识核心。
她开始有意识地将感知内收,不再去关注外界的混沌与混乱的法则,而是专注于自身。
她“内视”
着那颗沉睡的星核——九霄的神格。
它冰冷、寂静,却又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浩瀚。
她尝试着,不是去“驱动”
它,而是去“理解”
它,去感受那份属于“终结”
与“永夜”
的法则意蕴。
终结,并非只有毁灭。
四季有冬,万物有眠,宇宙有寂。
终结是循环的一部分,是为了新生的安息。
这份理解,来自她作为人类的理性认知,此刻却奇异地与那冰冷的神格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星核似乎微不可察地亮了一下,那刺骨的寒意,也仿佛柔和了一丝。
这细微的变化,给了苏夜莫大的鼓舞。
她的理性,她的知识,或许正是平衡这份神性力量的关键。
她重新将感知向外延伸,但这一次,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漂泊,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观察,理解,学习。
她像一名最耐心的学生,开始“阅读”
那些流淌的法则碎片。
她看到代表“火”
的法则线炽热奔放,看到代表“水”
的线柔和绵长,也看到代表“空间”
的线复杂交错。
它们虽然破碎,但每一片都蕴含着天地至理。
在这些破碎的法则信息流中,她捕捉到一段重复出现的、极其古老而悲怆的意念回响,断断续续,如同风中的残烛:
“归……墟……”
“万法……终点……亦是…………”
“平衡……唯平衡……可救……”
归墟?
这个词如同闪电,劈开了苏夜脑海中的迷雾。
在她看过的某些最古老、最语焉不详的上古典籍中,曾提及这个地方,被认为是所有法则的源头与归宿,是连神明都讳莫如深的禁忌之地。
难道,那里是修复这一切的关键?是让九霄苏醒、让世界重归平衡的希望所在?
这个想法的出现,像在无尽的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塔。
尽管前路未知,尽管自身状态依旧极不稳定,但至少,她有了一个方向。
生存下去,掌控力量,找到归墟。
意念至此,她的整个意识体似乎都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
那孤独和彷徨被暂时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源于自身信念的坚定。
她不再是被动漂浮的浮萍,她要成为驾驭风浪的舟楫。
然而,就在她刚刚重拾信心,开始尝试更精细地引导一丝神力,想要模拟构建一个简单的稳固结构时,一阵毫无征兆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传来——
那不是她的情绪,更像是……沉睡星核的一次无意识的“心跳”
?
紧接着,周围的混沌法则之线突然剧烈扭曲、震颤,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搅动。
一个巨大的、散着强大吸力的漩涡,毫无征兆地在她前方出现!
“不好!”
苏夜心头一紧,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反应,那股力量便牢牢攫住了她这团能量体,将她猛地拽向漩涡中心。
意识在巨大的撕扯力下开始模糊,最后的感知,是那片冰冷的星核,似乎在她灵魂深处,散出一圈微光,将她最后的意识紧紧包裹。
坠落感再次袭来,但这一次,前方似乎……有了光?
好的,这是根据第43o章大纲续写的1ooo字内容,紧接上一段:
那股吸力是如此霸道,远苏夜的理解范畴,仿佛是整个混沌空间本身张开巨口,要将她这个“异物”
彻底吞噬。
她感觉自己像狂风中的一片落叶,被裹挟着,翻滚着,投向那未知的、散着混乱光芒的漩涡中心。
意识在巨大的撕扯力下开始涣散,如同被投入湍急河流的沙堡,迅瓦解。
就在她以为自己的意识即将被彻底撕碎,融入这片永恒的虚无时,一股熟悉的、冰冷的暖流(一种矛盾的体验)骤然从意识最深处涌出——是那颗沉寂的星核!
它仿佛被外界的剧烈变动所触动,自地散出了一圈柔和却坚韧的微光,如同一个无形的护罩,将苏夜的核心意识紧紧包裹起来。
这光芒并不炽热,反而带着九霄特有的、属于永夜的寒意,但在此刻,这寒意却成了维系她存在的唯一支柱。
它隔绝了大部分灵魂层面的撕扯痛楚,让她在狂暴的能量乱流中,保留下了一丝清明的神志。
“九霄……是你吗?”
她在意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