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尽管黄巢身为起义军的领袖,但李世民却不得不承认一点。
黄巢在统兵征战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在这场战斗中,黄巢先是假意归降,接着威胁东都洛阳。
再以洛阳为饵,千里南下奔袭,成功化解了大唐各镇联军对黄巢形成的包围之势。
在南下的过程中,黄巢军又一路劫掠,招兵买马,实力也不断的壮大。
此战术还颇有华夏后人迂回作战的风范。
李世民心中再次升起一种预感。
恐怕要不了多久,黄巢的军队就会进入全面进攻的阶段,一路北上,直指长安城。
......
【黄巢利用千里大迂回成功晃过唐军,南下开始劫掠杭越地区。】
【眼看富庶的杭越地区即将失守,朝廷紧急召开了会议。】
【宰相卢携建议,应调遣前西川节度使高骈前往平叛。】
【一看卢携推荐了自己人高骈,王铎自然也不愿落于人后。】
【王铎推荐了他自己。】
......
永乐年间。
朱瞻基相当无语。
高骈出身于名门渤海高氏,是名将高崇文之后。
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平党项、御吐蕃、击南诏。
如果不是晚年的那些迷之操作,高骈绝对能在名将榜上有一席之地。
卢携推荐高骈,也并不无道理,总比之前的宋威强上许多。
而王铎此时竟然是自荐领兵。
党派之争已经到了要自己亲自上阵的地步了吗?
......
【小皇帝心情大好,干脆他俩都给任命了。】
【于是,高骈被任命为了镇海节度使,前往润州。】
【几个月后,王铎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都统,调往江陵。】
【我们先来看看高骈这一路的情况。】
【高骈刚到润州,就对黄巢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他派出的是麾下大将张璘。】
【张璘骁勇善战,打的黄巢节节败退。】
【黄巢不得已向西开辟山路700里,被迫进入了闽省。】
【可此时军威正盛的高骈,却没有对黄巢乘胜追击。】
【因为高骈在等待朝廷的表态,他打了如此胜仗,朝廷得给他加官进爵。】
......
李世民的脸色气得铁青,双手紧握成拳,重重的拍在龙椅之上。
“又是如此!”
他怒吼着,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与深深的无奈。
“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为何每个将领都不会乘胜追击?
为何每次都会给黄巢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