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塔在暮色中如沉默的巨人,航天飞机的侧翼反射着最后一缕霞光。梁良站在舷梯下,指尖摩挲着战术靴上的防滑纹——这双靴子刚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潜器里换下来,鞋底还沾着海沟特有的黑色玄武岩碎屑,与发射场的白色水泥地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次系统检查。”林徽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她正坐在驾驶舱内调试设备,凤纹在操作台上投下淡淡的红光,与仪表盘的蓝光交织成奇妙的光晕,“生命维持系统正常,灵力转换器功率稳定,水晶头骨的星图定位在月球背面的莫斯科海环形山,误差不超过三公里。”
张峰背着装有特制武器的合金箱跑过来,箱盖上的龙纹贴纸在暮色中微微发亮。“给,老道长特意让人送来的‘破界弹’。”他掀开箱盖,里面整齐排列着十枚银灰色弹头,弹身上刻满了与守界录一致的符文,“说这玩意儿能在真空环境下引爆灵力,对魔界能量的杀伤力是破邪弹的五倍。”
梁良拿起一枚破界弹,指尖的龙纹与符文产生共鸣,弹头瞬间泛起一层金光。“月球没有大气层,灵力扩散速度会更快,”他将弹头塞进战术背囊,“必须精准命中星髓石装置的核心,不然可能会引发环形山的陨石尘暴。”
三天前,他们从深海返回后,立刻收到了国际空间站传来的紧急数据:月球背面的能量波动呈现出规律性脉冲,频率与水晶头骨完全吻合,显然是伊莱亚斯在试图用星髓石装置激活星辰碎片。更令人不安的是,脉冲间隔正在缩短,最新的监测显示,碎片的能量反应已经达到临界值的70%。
“还有四十分钟发射。”地勤人员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来,“请所有成员进入指定位置。”
梁良最后看了一眼发射塔外的星空,猎户座的腰带三星格外明亮,像三颗串联的界标神器。他登上航天飞机,驾驶舱内的水晶头骨突然发出嗡鸣,内部封存的玛雅星图投射在舱壁上,与实时星图完美重合,其中代表月球的光点正闪烁着红光。
“它在确认坐标。”林徽轻抚头骨表面的纹路,“星髓石能接收宇宙辐射,星辰碎片应该就藏在辐射最强的环形山中心。”
航天飞机的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推力将机身推向夜空。梁良看着地面的灯光逐渐缩小成星点,突然想起在昆仑祖师殿的那个夜晚,老道长说的话:“界标神器本就是天地孕育的灵物,散落四方是为了守护地脉,聚在一起才能对抗终极裂缝。”
脱离大气层后,舷窗外的景象变成深邃的黑色,星辰不再闪烁,而是像镶嵌在黑丝绒上的钻石,散发着恒定的光芒。林徽打开灵力转换器,将水晶头骨、深海之珠的能量残片接入系统,驾驶舱内立刻弥漫着淡淡的虹光。
“能量共鸣开始了。”她盯着仪表盘上的波形图,五件神器的能量轨迹正在缓慢重叠,“每靠近月球一百公里,共鸣强度就提升3%,等我们着陆时,应该能定位到星辰碎片的精确位置。”
突然,预警系统发出尖锐的警报,雷达屏幕上出现十几个高速移动的光点,正从月球背面绕过来。“是伊莱亚斯的拦截器!”张峰迅速调出武器系统,“它们的外形和地球的无人机相似,但能量反应显示搭载了魔界暗影炮!”
梁良操控航天飞机做出规避动作,同时示意林徽启动防御盾。水晶头骨的虹光在机身周围形成半透明的屏障,第一波暗影炮击中屏障时,只激起了淡淡的涟漪。“这些拦截器的攻击模式很简单,”他观察着光点的轨迹,“像是在试探我们的防御强度。”
林徽突然指向屏幕角落:“有个光点的能量反应很特殊,比其他拦截器强十倍,应该是指挥单元!”
梁良立刻锁定目标,发射两枚破界弹。弹头在真空环境中划出金色的轨迹,精准命中指挥单元,爆炸产生的灵力波瞬间波及周围的拦截器,那些光点像被吹散的蒲公英般消失在雷达上。
“还有三十分钟抵达着陆点。”林徽调整航线,绕过一片陨石带,“莫斯科海环形山的边缘有个废弃的美国登月舱,我们可以在那里临时停靠。”
航天飞机平稳地降落在环形山边缘的月尘上,舱门打开的瞬间,银色的月尘在低重力环境下缓缓扬起,像一层流动的面纱。梁良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战术靴踩在月尘上的声音异常清晰,龙纹在防护服外泛着金光,抵御着宇宙辐射的侵蚀。
“探测仪显示星辰碎片在环形山中心的洼地。”张峰展开便携式越野车,“那里有个巨大的金属结构,应该就是伊莱亚斯的前哨站。”
越野车在月面上行驶,扬起的月尘形成两道银色的尾迹。环形山的岩壁上布满了陨石撞击的痕迹,某些凹陷处还残留着淡紫色的能量痕迹——是魔界能量泄漏的迹象。林徽的凤纹突然发烫,她指着远处的洼地:“你看那里的光晕!”
洼地中心的金属结构果然笼罩在一层淡紫色的光晕中,结构顶端的发射架上,一颗菱形的碎片正悬浮在能量场中,表面流转的光芒与水晶头骨如出一辙——正是星辰碎片。碎片周围的地面上,嵌着无数细小的金属管,将月尘下的能量导向发射架,形成一个巨大的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