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祭台残光
冰镜碎裂的瞬间,碎屑裹着众人坠入虚空,失重感持续三息后,足下突现旋转的青铜阵盘。
盘面蚀刻着星斗轨迹,十二道断裂凹槽涌出混沌雾气,触到皮肤便泛起麻意。
赤霄怀中玉玦自行浮空,玦身血虎纹射出血线,如活蛇般精准刺入朱雀方位的凹槽,血线蔓延处,盘面浮起半透明的不周山虚影,山体还留着崩裂的痕迹。
轩辕修士列阵踏向白虎星位,剑尖引动的银白光流注入凹槽,虚影西侧的裂痕竟开始弥合。
姜清雪草编星环散成青芒,藤蔓状能量缠绕山体虚影生长,为其补足木系生机。
朱厌幼兽突然扑向东侧——那里有块松动的青铜地砖正渗出黑浆,浆体滴在阵盘上,星斗纹路瞬间黯淡几分,似是混沌在侵蚀阵基。
黑浆触及山影的刹那,祭台四角升起龟裂石柱,柱面浮出模糊的四象图腾:青龙柱爬满苔藓,朱雀柱泛着焦痕,白虎柱留着爪印,玄武柱覆着薄冰。
青龙石柱顶端坐着尊琉璃骨骸,骨掌托着块残缺阵盘,缺角的轮廓与赤霄玉玦恰好匹配,看得赤霄心头一震。
第二节?银轨溯踪
轩辕少主剑指划破掌心,血珠滴入白虎凹槽的阵盘,图腾突然张口嘶吼,声波震得山体虚影明灭闪烁,虚影内部浮现万千银丝。
银丝游动的轨迹,竟与赤霄脑海深处的记忆重叠:雷泽暴雨夜,少年时的他用染血手指在岩面勾画的,正是同样的星轨纹路,那时他还不知这是铸基密钥。
姜清雪突然按住太阳穴,脸色白——她灌注山影的青木灵气里,混入了朱雀石像的记忆碎片:琉璃骨骸端坐祭台时,天穹垂落的五彩光瀑正被黑斑侵蚀,四象图腾的光芒越来越弱。
碎片画面闪回间,四象石柱同时射出光链,缠住山影似要加固,可光链刚触到虚影,就被黑浆渗出的雾气缠上。
朱厌幼兽刨开渗出黑浆的地砖,砖下露出块刻满古篆的青铜板,行“都天”
二字灼如烙铁,似是上古阵法名称。
兽爪轻触字痕的刹那,祭台中心突然升起十二面煞幡,幡面印着扭曲的人脸,无风自动时,传出细碎的哀嚎声,听得人头皮麻。
第三节?煞幡囚源
十二面煞幡环绕山影急剧旋转,幡面人脸张口吞噬四象光链,朱雀光链最先崩断,化作火星消散。
山体虚影东侧崩塌处,混沌雾气凝成巨爪,撕扯出更大缺口,似要彻底摧毁虚影。
轩辕修士剑阵齐鸣,银白色剑气刺向幡群,却如泥牛入海般被幡面吸收,连丝涟漪都没激起。
赤霄急忙将玉玦掷向最近的煞幡,血虎纹射出血线钉住幡面,人脸遇血出尖嚎,喷出黑雾反噬玉玦,将其裹成黑球。
危急时刻,青龙柱顶的琉璃骨骸突然抬起左臂,骨指点向自己天灵——颅骨内封存的离火精魄化作金箭,瞬息贯穿三面煞幡,幡布燃烧着坠落,火星落在阵盘上,点燃了残留的光链。
破碎幡布的火焰触及青铜板,“都天”
古篆熔成赤金溶液,顺着阵盘纹路流淌。
溶液流经处,虚影内的银丝记忆轨迹突然实体化,在虚空铺出五色光径(金、木、水、火、土),光径尽头浮出个裹纱身影的轮廓,看不清面容,却透着熟悉的气息。
第四节?霞锢天基
五色光径尽头的裹纱身影抬起右手,指尖轻点处,崩塌的山影缺口涌出霞光流瀑,如丝绸般覆盖缺口。
朱雀方位断裂的光链在流瀑中重凝,赤霄的玉玦突然挣脱黑雾纠缠,飞向琉璃骨骸掌中的残缺阵盘,“咔”
地嵌入缺角,阵盘瞬间亮起金光。
阵盘嵌合的刹那,祭台地砖浮起环形光纹,轩辕修士踏着光纹移位结印,将十二面残破煞幡倒插入地,幡杆没入处升起十二尊青铜巨鼎,鼎内沸腾的五彩浆液映出四洲版图,似是天地本源。
朱厌幼兽尾尖扫过鼎沿,鼎身立即浮现星斗凹痕,与阵盘纹路呼应。
姜清雪星环的藤蔓探入中央巨鼎,藤条汲取浆液后暴涨,在山影西侧凝结出实体岩层,补足土系根基;轩辕少主霜剑劈向鼎耳,剑锋震落的浆珠化为白虎虚影,纵身跃入山影北麓,激活水系能量。
青铜板“都天”
古篆熔成的赤金溶液,此刻沿光径倒流,汇聚到裹纱身影脚下,似在为其注入力量。
第五节?骨阵镇渊
赤金溶液在裹纱身影足尖凝成虎符,符印成型的刹那,琉璃骨骸突然离座升空,四肢分解为四道光柱(青、红、白、黑),分别贯入四象石柱,与山影相连;颅骨内的离火精魄注入朱雀石柱,柱面图腾瞬间鲜活,振翅引颈长鸣,火光驱散了周围的混沌雾气。
祭台突然剧烈震颤,玄武石柱底部裂开深不见底的深渊,混沌黑浆喷涌而出,如潮水般涌向山影。
十二尊青铜巨鼎骤然倾倒,五彩浆液裹着黑浆冲上穹顶,两种能量碰撞处迸刺目白芒,崩塌的山影在白芒中重塑基座轮廓,越来越清晰。
赤霄衣襟内的朱雀石像断角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