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决于参赛者多,以及各军团日常的刻苦训练,再加上我等的重视!
因此,我想之后每年都可以如此吧!”
周瑜评价道。
“唔…士行,这些晋级者都将补入两大近卫军团,另外各大军团的缺额也得尽快从各州辅兵之中补齐!”
我交代另一边的陶侃道。
“是!”
“吴喜,吴喜…哈哈,伯符,这吴喜乃是吴才将军从弟,可不也是你的表弟吗?”
周瑜突然想到。
“非也,我母亲只有已故舅舅—吴景一个弟弟,此外再无其他兄弟姐妹!
这吴喜我派人查过,与吴家并非同出一脉,而是吴家旁系子弟。
是故,这吴喜与其说是吴才从弟,不如说是吴才族弟!”
我向周瑜介绍道。
“原来如此!
如今还是白身,这又如何参加的将领比赛?”
周瑜接着询问道。
“听说是吴才写信向兵部举荐,想要特招吴喜加入横江铁骑之中,是这吴喜不愿意直接加入,因此才来参与大会。
不过兵部方面也不好薄了吴才的面子,便在知会与我之后,由我下令特邀吴喜参赛了!”
我接着介绍道。
“哦~~”
…………
注:吴喜(427年-471年),本名吴喜公,吴兴临安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名将。
出身卑寒,少被驱使,后来担任领军府的白衣小吏。
但其少年时便知书,文笔甚好,涉猎《史记》、《汉书》,颇见古今。
元嘉末年,随军伐蛮,被伐蛮统帅—刘骏所知赏。
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吴喜获得孝武帝的亲自任命。
在孝武帝统治期间,先后担任主书、诸王学官令、左右尚方令、河东太守、殿中御史,经常被孝武帝作为朝廷使者巡视地方,所经之处都得到当地百姓的怀念。
宋明帝—刘彧即位,四方反叛,吴喜代理建武将军选拔羽林军中的勇士配备向东征伐。
由于吴喜在孝武帝时就常作为使者外出,因其宽厚的性格,所以得到当地百姓的怀念。
因此,在东讨途中,百姓闻吴喜前来,便望风降散。
于是,吴喜所至一路报捷,后又率军平定三吴诸郡,彻底平定了东方诸郡的叛乱。
战后,因功升迁为步兵校尉,被封为竞陵县侯。
在平定三吴后,吴喜又再率军南征,平定荆州,攻克江陵,因功转前军将军,增邑三百户。
泰始四年,改封为东兴县侯,授右军将军、淮阳太守,兼任太子左卫率。
泰始五年,转为骁骑将军,统军在荆亭大败北魏军,班师后兼左卫将军。
泰始六年,再次统率军队向豫州抗击魏军,加任都督豫州诸军事,加冠军将军。
泰始七年,宋明帝—刘彧病重,为身后事之虑,以吴喜素得人心,疑其将来不能事幼主,乃将之秘密赐死,并下诏书编造吴喜的罪状,极力批评吴喜的人格和行为,吴喜时年四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