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燕国占据东北,从地图上看简直是居高临下。
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中原各大势力强横,其南下的难度就会很大,反之则可以一路势如破竹。
因此,公瑾说得十分有道理,燕国必定是存了坐收渔利的打算!”
我不禁总结道。
“燕国若要南下,北齐高欢当其冲,如今其自以为面对燕国已经占据上风,实则不然!
北齐的北伐虽然重创燕国,但不过是帮燕国削弱了两大外藩的实力,再者北齐也并非毫无伤!
原先,袁绍称雄北方之时,其在幽州东部留下赵云率领铁骑镇守。
再到袁绍与诸子覆灭,高欢取而代之,也算是继承了赵云的铁骑。
然而在北伐之中,这支铁骑也因此覆灭,可谓是极大的损失!”
周瑜说道。
“没有了铁骑之利,单凭步兵就很难与铁骑称雄的鲜卑抗衡,何况燕国如今对草原还是处在唾手可得的情况!”
贾诩说道。
“嘶——!
是啊,辽西确实是失去了,可燕国还占据着塞北。
加之,燕国迁都龙城,此地距离塞北更近。
之前肃没有注意到,现在看来,燕国下一步就该吞并漠北了!”
鲁肃趁机补充道。
“若燕国吞并漠北,其实力和威胁便不在昔日匈奴冒顿和鲜卑檀石槐之下,与中原大地、北方诸州更是全面接壤!
进可入寇中原,退可与我大汉分庭抗礼,高,实在是高!”
我不禁恍然大悟道。
“此举对燕国百利而无一害,看来必将如此,而我方远在南方,对北方之事却是鞭长莫及,唯独高欢与其全面接壤啊!”
周瑜说道。
“大将军,眼下高欢北伐大胜,对燕国必定轻视。
北齐今后的战略必定会放在北周与北汉的身上,我等却已有至少八成的把握,不知是否要派人与高欢联络一番?”
贾诩问道。
“唔…当年河北大战,北方群雄的实力被削弱到了极点,燕国尚且没有南下。
恐怕是忌惮当时的曹魏,担心就算南下,最后也挡不住曹军的兵锋。
故而选择在之后按兵不动,继续休养生息。
之后,乃是秦汉大战,天下诸侯大多参与,唯独高欢在河北按兵不动。
当时,高欢主力尚在,故而燕国又继续按兵不动。
期间,高欢又击败了袁谭的北伐,故而实力再次增强。
如今,高欢的北齐实力尚存,南边更有复盘的大汉和新生的北周。
就算燕国有击败北齐的实力,恐怕自身也会损失惨重,到时候难免便宜了刘裕。
因此,就算高欢在接下来会因为某些原因被削弱,恐怕燕国也不一定会趁机南下将之吞并啊!”
我不禁分析道。
“燕国若不南下,高欢势必就会一直把目光放在南边!”
鲁肃说道。
“如今高欢的地盘西临河套,南接并州、北汉,东、北两侧又都与燕国比邻。
倘若高欢不再北伐,或者不想再打异族的注意,那么就必定会将目光给放在并州!
毕竟在冀州方向,高欢再往南就只能图谋陛下了,恐怕高欢还没有这个胆子!
何况听闻陛下也想和高欢结盟,对于陛下抛出的橄榄枝,恐怕高欢不会不接吧?”
韦睿分析道。
“你猜对了,汉帝确实派了使者前往涿县,还派人去了晋阳,荀攸、荀公达也在来的路上了!”
贾诩说道。
“哦?刘裕这是想拉拢高欢,以及并州诸势力吗?看来并州必起风云,就是不知道这场大战何时爆?”
我不禁起了好奇之心。
“如今,高欢屯兵十五万于漠南,对并州虎视眈眈!
晋阳方面,石勒、冉闵、刘曜和黑山军的十万联军又对晋阳城团团包围,城内三万晋军就快弹尽粮绝了!
刘裕方面,其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出手,只不过太行八陉都在黑山军的手里。
因此,刘裕派人前往晋阳,必定是为了收服十万联军。
就算不成,刘裕退而求其次也得拿下太行八陉的控制权,否则如何出兵并州?”
周瑜指着地图说道。
“北周占据河东,北齐占据雁门,石勒占据西河,黑山军占据太原、上党!
若如此看,在北周、北齐皆不出兵的情况下,联军势必就能攻下晋阳,从而覆灭大晋!”
鲁肃补充道。
“哼哼,怕是没这么简单,昔日前秦与中部鲜卑可是盟友。
只不过中部鲜卑后来建立大晋,从而与前秦关系不睦,可现在北周也已经取代了前秦!
于情,宇文泰的西部鲜卑和中部鲜卑同出鲜卑,因此不会不救。
于理,北周的主要目的就是灭了刘裕,从而横扫北方。
因此,我料定北周必会出兵并州!”
我冷笑着说道。
“高欢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