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血之孙吴 > 第1316章 中原乱局下

第1316章 中原乱局下(1 / 2)

陈仓的魏军在撤退时,留下了一半的粮草,从而给了王僧辩所部可以继续坚守的底气。

原本在绝望之下,王僧辩已经准备在大军撤走后直接投降了,结果谢玄此举又把他给整不会了。

你要说谢玄不好吧,至少他还留了一半的粮草,足够王僧辩所部再撑上个把月。

你要说谢玄好吧,他又命王僧辩率部断后,而不让自己的心腹大将刘牢之断后。

总之,王僧辩被搞得没办法了,那就死守吧!

但凡还有一粒粮草,那就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之后,魏军撤退,直到退入了散关以南。

姜维率军接应,然后将魏军暂时安置在了汉中,以等待王僧辩所部撤退。

不过他们是轻易撤退了,王僧辩却是不行,只因为城外的三万秦军正在虎视眈眈。

虽然秦军铁骑不善攻城,但他们会等,只要轮到王僧辩所部撤退,秦军必然会南下追击!

届时,步兵跑不过骑兵,也打不过骑兵,那么王僧辩所部必定完蛋。

不过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而且一切都有可能,留给王僧辩的也并非是一个死局。

此时,秦军的东路军在宇文邕的统帅下已经开到襄陵,结果被南阳军团所挡。

双方都是步兵,且人数都有五万,因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反观武关方面,十万秦军南下,原本驻守在商洛的五千军也撤退了。

这一下子,秦军轻松挺进武关之前,随后就在关外摆开了架势。

至此,陈仓被三万秦军包围,武关方面又被十万秦军压境,襄陵方面则是两军对峙。

在这种局面下,最惨的要属南逃的百姓了,毕竟他们前往南阳再南下荆州的道路已被阻挡。

于是乎,百姓们只得转道汝南、谯郡,从而继续南下。

此时,韩当已经率军进驻平舆,并接替魏军李通部镇守此地。

谯郡方面,孙河、吕蒙已经率军渡河,从而控制了谯郡南部。

只可惜,原本留在寿阳的萧衍已经跑了,这使得谯郡南部落入了我军的手里。

不同于汝南是真正的协防,谯郡这地方如今成了真正的无主之地,因此我方毫不客气地就它占为己有了。

此时,我正在西陵,随后便下令派遣了官吏过去。

另一方面,此时的到彦之所部早就搭建好了浮桥,从而北狩军团得以轻易渡河。

之后,到彦之又率军一路向北,充当起了北狩大军的开路先锋。

结果倒好,正在下坯的桓温又被吓了一跳,只以为我军是去攻打他的。

早在前年的夏口之战和钟离之战,再到吕蒙、董袭白衣渡江之后,桓温已经被一连串的败绩给吓破了胆。

何况他手里也没兵,两员大将一个加入了魏军,一个又投了南齐。

本人又和儿子桓玄一个在下坯,一个在东海,因此身边无人可用。

在这种局面下,桓温压力山大,并且只能惶惶不可终日。

眼下,桓温面临着生死之危,因此只能有四个选择。

一是北逃兖州,不过桓温害怕路上遇到秦军,因此直接就放弃了。

二是北逃青州,不过中间还隔着彭城、琅琊二郡,这可是泰山军的地盘。

虽然臧霸已经率军去了兖州协防,但孙观还在,因此桓温也是去不了的。

三是就当不知道吴军北上,反正他现在也只是个文官,对吴军也没有威胁了。

可如果吴军真的是来攻打他的呢?

到时候只要吴军一到,下坯必然沦陷,那么桓温又要当一回俘虏了。

因此,由此引申出了第四个选项,那就是直接投降!

毕竟直接投降,和被抓到做俘虏,二者之间的待遇可不一样!

再何况,原本桓温就是曹操的老小弟,可现在听说曹操已经死了。

既然曹操已经死了,那么桓温也没必要再夹在两强之间,做文官充当什么缓冲区了。

再者,人家隔壁萧衍都已经跑了,跑去了青州。

虽然桓温的官爵比萧衍高,但人家萧衍这个豫州刺史,好歹原先地盘比他多。

结果萧衍都跑了,桓温就这一亩三分地,你说不投干嘛?

于是乎,到彦之率领的先锋部队刚到谯郡北部,结果桓温就派人来主动请降了。

对于我方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因此到彦之哪敢做主?

于是乎,最后一来二去的,桓温请求投降的消息就传到了西陵。

我当即找来周瑜、鲁肃商议此事,毕竟此事不小,一个不好就可能与曹魏交恶。

虽然曹魏已经不行了,眼下还得依靠我军,但表面上我方还是得做做样子的。

就比如我方占据谯郡以南,军队派过去是明面上的,人家看到的是我军在进行协防。

而派遣官吏过去却是暗地里的,人家看不到,因此也不会多想。

反观桓温投降这事可不一样,现在的曹魏已经被中心开花,南部防线和北部防线之间就靠徐

最新小说: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掌门道途 荒沙主宰 星言 仙界诛魔神将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我有一颗大帝妖丹 柯南之我懂兽语 我的技能栏里全是怪物招 玄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