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血之孙吴 > 第661章 凿冰工程

第661章 凿冰工程(1 / 2)

泾水,乃是黄河支流——渭水的第一大支流,源于凉州安定郡六盘山东麓。

上有两源,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以上,北源出于固原县大湾乡。

至平凉县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乡进入关中长武县,再经彬县、泾阳县等,于京兆高陵县注入渭水。

泾水全长九百里,流域面积约为454万平方公里,乃是凉州东北部的母亲河。

泾水干流河谷开阔,一般在二里以上,平凉县至泾川县间,谷宽四到六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在秦代,泾水流域还修有着名的郑国渠,乃是关中地区的生命之河。

然而自两汉以来,泾水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了整条黄河水系输沙量最大的支流。

泾水流域还是周人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夏(约前21世纪——前17世纪),帝孔甲《史记·周本纪》:帝孔甲不窟奔戎狄之间。

——他们在这里展出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技术。

同时,泾水流域也是秦朝在统一战争中,早期吞并的地区。

周襄王二十九前(前632),秦穆公伐戎,获全胜。

吞并12个戎国,成为西戎霸主,泾水上游的乌氏等异族归附秦王。

而在泾水流域,几乎都是山地,其中的泾川河谷自古就是穿越六盘山区的交通要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0年,带领大队随从,“巡陇西、北地二郡,出鸡头山,过回中”

,开通了关中通往陇右的一条驰道——鸡头道。

这条驰道以咸阳为,循泾水河谷经淳化县、旬邑县入凉州,由宁县西行经崆峒山前峡,再过泾源县北面河,逾陇山至泾源辛店,过庄浪、水洛,西达陇右诸地。

也就是说,虽然泾水流域是一道天险,但同时却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线。

北人虽然不善水,但并不妨碍他们从泾川河谷进行交通,因此大汉往年这里的交通都十分地频繁。

如今,由于严寒的原因导致泾水冰封,因此泾水变得越重要起来。

秦军若要通过江东军的封锁,就需要将泾水作为突破口,反之若要打败江东军也是如此。

而江东军现在只求与秦军一战,为此他们要想法设法不让秦军从泾水通过,因此黄忠、孙翊率大军正为此而来。

整整五万大军,自从被派出来后,整日里都忙得热火朝天。

作为主将的黄忠下令:将大军中的两万正规军分为两班,一班休息,一班凿冰,每隔一个时辰轮换一次。

三万辅兵则分为了三班,一班休息,一班凿冰,一班警戒,同样是一个时辰轮换一次。

如此一来,每个时辰,在泾水的冰床上都有两万人在进行凿冰作业。

而他们凿冰的方法也十分简单,有锄头、凿子的就凿洞,没有的就用现成的武器。

每天工地上都“叮叮当当”

地,冰床上也是被凿出了无数大洞,甚至引了大面积的冰床龟裂现象。

一开始,五万大军的凿冰作业颇有成效,确实凿除了大片冰床。

然而天气实在太冷了,白天凿完,晚上却又重新冻了起来。

这就成了无用功,从而导致将士们怨声载道,本就不愿意凿冰的现在更不愿意了。

后来,作为主将的黄忠没办法,只能另辟蹊径。

他吩咐将士们不要把洞凿得太过密集,从一开始的每平方米一个洞,转而到现在的每十平方米一个洞。

如此一来,大片的冰床就不会出现龟裂了,只是留下一个个孔洞。

虽然到了晚上,这一个个孔洞还是会被冻住,但接下来只需要每日进行维护就行了。

这样子大大减轻了将士们的负担,也节省了体力,并且提高了将士们的士气。

仅仅五天的时间,冰床上就有了近五万个大洞,占据了近五十万平方米的范围。

按照泾水平均两里——一千米的宽度,这就意味着,有近五百米长的河道上已经布满孔洞。

而这个范围也几乎覆盖了原先的临泾渡口,倘若秦军从此处渡河,那么他们绝对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是因为孔洞的存在本就起到了陷马坑的作用,加上近十万秦军铁骑引起的地面震动,这股力量足以震碎周围近两里长的冰床。

届时,若是秦军从此处通过泾水,最后必将全部落入水中!

只是这些天来,秦军哨骑时不时地出现,这让黄忠的内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为了防止秦军偷袭,黄忠下令让休息和负责警戒的军队进行调换,这使得每个时辰都有一万正规军、一万辅兵在负责警戒。

同时,黄忠又派人前往中军大营,针对这一情况向主公——孙策作了详细的汇报。

结果,孙策的回复却让黄忠有些惶恐不安,因为回复是等秦军主力出现了再作汇报!

这一下子,黄忠被整不会了,就连孙翊也懵逼了。

倘若秦军主力到来,那他们是战呢?还是撤呢?

最新小说: 仙界诛魔神将 仙子,请放下矜持 我有一颗大帝妖丹 我的技能栏里全是怪物招 与BOSS一同拯救世界 大G,咖啡机与哥布林 清梦大帝 掌门道途 玄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荒沙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