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来到了城门楼,走了进去,将领们果然都在。
“大都督!”
见到周瑜进来,一众将领连忙起身打招呼,并热情地将周瑜迎上了主座。
“大都督,尔朱荣带着骑兵跑了,咱们正在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太史慈向周瑜介绍道。
“哦?说说,你们准备下一步怎么办?”
周瑜一听立马来了兴趣,然后不假思索地问道。
沈庆、傅肜不在,在座的只有太史慈、廖化、马、庞德、张蚝、姜维、马岱。
除了姜维以外,在周瑜看来,其他人都没什么谋略。
正常来说,这些人聚在一起应该喝酒吃肉,好好庆祝下胜利才对,偏偏他们在讨论着战况。
这就很难得了!
说明什么?这说明将领们都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周瑜很高兴,不管他们有没有讨论出什么,至少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所谓将不在勇在谋,勇将们都开始懂得谋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都督,末将认为应当追击,尔朱军粮草已尽,此去必定是逃回后方。
倘若我军进行追击,必能大获全胜,一战定乾坤!”
马站起来说道。
周瑜有些不置可否,什么都没说,只是示意其他人也表下自己的看法。
“大都督,末将知晓如今北地的局势,因此并不赞同孟起的看法。
而是认为应当支援豫州军和青州军,将来援的秦军击破,再汇合联军稳扎稳打!”
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的话得到了廖化的支持,而庞德、张蚝等人则支持马,唯独姜维有不同的看法。
“大都督,眼下局势明朗,我军已经收复萧关,而十万诸侯联军已经将北地拦腰截断。
尔朱荣此去,唯有配合秦军的支援一起对付豫州军和青州军,或者绕路退回后方重振旗鼓。
但尔朱军粮草已尽,因此末将更加倾向于后者。
不过尔朱荣此人必定留有后手,因此末将认为我军暂时应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方为上策!”
姜维说道。
马、太史慈、姜维,各有各的说法,但他们的建议都是建立在情报的基础上的。
眼下,北地郡的局势已经明朗,十万诸侯联军、三万秦军支援的情报都是公开的。
唯独江东军和马家军尚且不知道尔朱荣已经在后方集结了四万骑兵,这是不公开的,因此包括周瑜在内并无人知晓。
三人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好周瑜这时候来了,作为主帅,周瑜就对此有着决策权。
在听完众人的意见后,周瑜并没有说话,而是命人取来了北地的地图。
随后,周瑜指着地图,画出了联军前中后三军所在位置、萧关的位置,以及尔朱荣可能的行军路线。
随着周瑜这一画,局势越明朗,联军前中后三军距离萧关的位置竟然都差不多远。
“大都督,如此看来,无论我军采用何种方案皆可!”
马不禁说道。
“不错!”
周瑜终于开口了。
“大都督,还是救援后军吧!
这豫州军和青州军保障着联军的粮道,若是被秦军击破,十万诸侯联军都将断粮。
届时,尔朱军和秦军汇合,我军将不再占据优势!
甚至主公就在安定呢,到时候敌军岂不是会威胁到主公侧翼的安危?”
太史慈分析道。
周瑜看了一眼太史慈,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大都督,尔朱荣眼下只有两万骑兵,其中还有不少是韩遂的降卒。
咱们应当起追击,若是被他逃到后方,届时必将死灰复燃!”
马请求道。
周瑜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地图,在思索着什么。
许久之后,周瑜才幽幽地问道:“尔等认为尔朱荣是去打豫州军、青州军,还是直接绕路退回后方的可能性大一点?”
“大都督,只要尔朱荣帮助秦军援兵击破豫青二州的军队,他在北地的局势就活了!
因此,末将认为他必去这边!”
太史慈说道。
“尔朱荣是尔朱荣,秦军是秦军,末将认为尔朱荣一定会先退回后方,然后重振旗鼓!”
马说道。
“大都督,末将并不赞同二位将军的看法,末将认为尔朱荣可能留了后手!”
姜维说道。
“哦?你觉得尔朱荣会留有哪些后手?”
周瑜连忙问道。
“杂胡虽然比不上羌氐和鲜卑,但在凉州怎么也是个大族,其青壮数量远不止两万。
因此,末将认为杂胡的青壮已经被集结了起来,可能已经有所行动。
尔朱荣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并不会采取行动,很可能兵分两路用兵!”
姜维说道。
“有道理,不过伯约(姜维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