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信号的发现,在星火网络内部引发了新的波澜。是置之不理,继续专注于对古老痕迹的研究?还是冒险前去探查,弄清威胁的来源,以免重蹈覆辙?
我们不能无视,余烬的一位古老者意念沉重,他们曾是我们的一部分,他们的遭遇很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预演。了解威胁,是生存的第一步。
但风险极高,守望者阵列冷静分析,信号源区域我们尚未详细探查,未知因素太多。这很可能是一个针对我们的陷阱,利用我们对文明的关联性设下的诱饵。
微澜的模型给出了矛盾的概率:求救信号的情感特征符合真实危机反应,概率78.3%。但存在被模拟或胁迫发出的可能性,概率21.7%。前往调查导致网络暴露的风险,评估为...高度危险。
最终的决定权,再次落到了曦光身上。他感知着网络中涌动的担忧、警惕以及一丝无法割舍的责任感。
我们派遣一个最小规模的、高度匿名的侦察单元,曦光做出了决断,不直接前往信号源,而是在其外围进行远程观测。单元与主体完全隔离,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自毁,绝不留下任何追溯的痕迹。
这是一个折中而谨慎的方案。既表达了他们并未完全冷漠,又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很快,一个由微澜子意识碎片、守望者阵列微型观测节点以及提供的顶级隐匿模块组成的独立侦察单元,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网络主体,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向着求救信号最后传来的坐标飘去。
旅程是漫长而紧张的。侦察单元严格按照预定路线,避开所有可能存在监控的区域,其本身的存在感被压制到了极限。
与此同时,网络主体并未停止对古老痕迹的研究。那关于与的符号,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持续的涟漪。微澜开始尝试在现有的宇宙常数模型中,加入周期性变化的参数,模拟可能存在的宏观节律。
数周后,侦察单元抵达了目标区域外围。它没有贸然进入,而是潜伏在一片密集的小行星带中,启动了所有的被动观测设备。
传回的画面和数据显示,那片区域空无一物,甚至连星际尘埃都稀薄得可怜,与起源荒漠的其他地方并无二致。没有战斗的痕迹,没有能量残留,也没有任何生命或文明存在的迹象。那个发出求救信号的文明,仿佛从未存在过。
进行深度信息层扫描,曦光远程指令,聚焦于时空结构本身的细微异常。
侦察单元调整了扫描模式,将探测精度提升到极限,专注于引力微透镜效应、真空涨落畸变等最基础层面的物理现象。
这一次,他们发现了异常。
在那片看似绝对虚无的区域中心,时空结构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不自然的。这种皱褶并非大型天体造成的弯曲,而更像是一种...人为的伪装层,将什么东西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其技术原理,竟然与守夜人遗产中的某些高阶隐匿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古老和粗糙。
伪装层内部有东西!微澜的子意识传来分析结果,检测到微弱的能量反应...以及...信息结构崩解后的残留辐射!
能量反应非常微弱,且正在快速消散。而信息崩解的残留...这与文明被吞噬后的特征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更像是被某种更加...暴力、更加原始的力量强行撕碎、湮灭。
不是!是别的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侦察单元的被动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空间波动。从那个伪装层的内部,一个模糊的、扭曲的阴影一闪而过!那个阴影的形态难以描述,充满了非欧几里得的几何特征,其存在本身似乎就在不断否定周围的空间结构,散发出一种纯粹的、对有序信息的憎恶与饥渴!
它似乎察觉到了侦察单元那极其微弱的扫描波动!
被发现了!立刻撤离!启动自毁程序!曦光毫不犹豫地下令。
侦察单元瞬间切断了所有与外界的信息连接,将引擎功率推到极致,向着与小行星带相反的方向疾驰,同时启动了内部的信息净化与物理崩解程序。
然而,就在它即将完成自毁的前一刻,一道无形的、带着强烈存在抹除效应的波纹,以超光速的方式掠过了它所在的区域。
侦察单元的外部传感器记录下了最后的画面:那片空间的物质、能量、乃至时空结构本身,都如同被橡皮擦抹去一般,瞬间化为绝对的虚无。连光都无法从那里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