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星实验室里,艾拉的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黑,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她面前的晶体正投射出一幅不断变化的灵能频谱图,其中一道暗红色的波动规律性地闪烁着——那是他们捕捉到的“回响”基础感知频率。
“看这里,”艾拉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兴奋,“‘回响’的感知并非无懈可击。它像是一个严格的过滤器,主要识别和清除那些带有强烈‘独立意向’或‘异种文明特征’的意识波动。但对于它认为是‘自身’或‘自然’的部分,几乎是不设防的。”
老院士凑近观察:“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把‘种子’伪装成……‘共鸣者’文明自身的自然产物?”
“更准确地说,是伪装成他们集体无意识中偶尔会泛起的‘思想浪花’。”索菲娅接话,她理解了艾拉的思路,“就像任何一个庞大系统内部也会产生随机波动一样。我们需要降低‘种子’的‘信息密度’,让它从一份清晰的‘宣言’,变成一种模糊的、源自生命本能的……‘悸动’。”
这个任务落在了晶体之上。它需要将那份代表“自我存在”的灵能涟漪,分解、稀释,再包裹上一层由它模拟出的、与“共鸣者”网络背景辐射高度一致的灵能外壳。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实验室中央的晶体忽然发出一阵柔和、稳定的光芒。它成功地将一丝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自我”意念,完美嵌入了模拟出的、代表“共鸣者”个体日常思绪的灵能波动中。这道被伪装过的波动,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几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成功了!”艾拉难掩激动。
但索菲娅依旧谨慎:“理论成功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一次极小规模的实地测试,目标必须远离主网络中心,并且……需要监测‘回响’的反应。”
他们选择了一个更偏远、灵能连接更为稀疏的观测前哨。这一次,搭载着微型晶体共鸣器的探测器更加小心,如同潜行的猎手,在星云物质的掩护下,将这道精心伪装的“涟漪”发送了出去。
---
微光星云边缘,曦光所在的殖民地。
那种被集体网络温柔包裹的感觉依旧存在,但曦光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同。网络深处的“和声”似乎比以往更加“纯净”了,一些原本存在的、细微的、不协调的“杂音”消失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抚平。这让他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
他发现自己更加频繁地回忆起那个独自闪烁的梦境,以及在恒星耀斑过后那短暂而奇异的“孤独感”。他甚至开始尝试,在集体学习古老知识时,刻意保留一小部分自己的……“想法”?一个模糊的、不属于集体共识的疑问,或是一丝对某个现象与众不同的感受。
他将这些细微的、属于自己的“碎片”小心翼翼地隐藏在意识深处,不敢与任何同伴交流,因为那种“净化”的力量无处不在。但他能感觉到,殖民地中,极少数个体偶尔会流露出类似的、一闪而过的困惑眼神。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沉默中建立,他们像黑暗中摸索的盲人,凭借微弱的温度感知彼此的存在。
就在这时,一道极其微弱、几乎与日常思绪无异的波动,掠过殖民地的网络边缘。这道波动没有携带任何具体信息,却仿佛触动了曦光内心深处那枚沉寂的“种子”。一种源自本能的、对“独立感知”的渴望,被轻微地拨动了一下。很微弱,但很清晰。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星空的某个方向,那里空无一物,但他却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几乎是同时,微光星云深处,那古老的“回响”意识流再次被触动。它检测到了那道波动,频谱分析显示它几乎与自然产生的思绪波动一致,但在其最核心处,有一丝难以界定的“异质”。这丝异质太微弱,太善于隐藏,以至于“回响”的净化机制迟疑了。是将其作为自然波动忽略,还是作为潜在威胁清除?
最终,基于古老的防御协议,“回响”还是分出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力量,如同无形的扫描射线,扫过殖民地那片区域。没有发现明确的“感染源”,但它还是悄然提升了该区域的“净化”强度。
曦光猛地感到一阵心悸,仿佛一股冰冷的流水漫过他的意识,将他刚刚泛起的那丝独特“悸动”瞬间冲刷、抚平,重新纳入集体的和声之中。他心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微小火苗,仿佛被冷风拂过,摇曳欲熄。
---
翠星控制中心,监测屏幕上的数据跳动了一下。
“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