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过几处摊位,他看见了一处以售卖古瓷片为主的地摊。
这处地摊,瓷片摆了一大片区域,占地面积近十个平米。
这些瓷片有洗干净了的,也有新鲜出炉,混合着泥土,泥土还是湿润的。
那种泥土湿润的瓷片,一看就知道是最近一两天,或者两三天才捡到的。
摊位旁围了几个人,有人在观望,也有人在挑选、选购。
常顺走了过去,也看起了这些瓷片。
那些单色釉的,青瓷、钧瓷、仿哥窑等,他只是一眼扫过,并没有细看。
主要是查看青花瓷,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元青花或者官窑。
“老板,这块“佛”
字瓷片多少钱?”
他正扫视着那些被洗干净了的瓷片时,一名之前就在地摊前挑选瓷片的人问价道。
常顺看了看这人手中拿着的瓷片,是一块碗底。
碗底的中间有一个大的“佛”
字。
“它是明朝时期的瓷片,像这样带“佛”
字的很少,以前应该是寺庙里面专用的,肯定承受过大量的香火供应!
哪怕现在碎了,只剩下碗底,买回去放家中也能辟邪。
你想要,我说个最低优惠价,500块钱!”
摊主先是说了一下瓷片的历史,进行浮夸、做了一些铺垫,之后才说了价格。
“500块钱?太贵了!”
顾客说着把瓷片放了回去。
“那你说下能出多少钱?”
摊主又问。
“100,能卖我就要,我买了也就是当做一个标本。”
“100卖不了!
你看其它的好了。”
摊主摇了摇头。
“那行,我再看看其它的。”
“老板,把那个“佛”
字瓷片拿过来我看看。”
这时另外一名顾客说道。
听他这样说,摊主把瓷片拿起来递到了对方的手里。
“给!
200块钱我要了!”
那人只是看了片刻就买了下来。
“看到了没?要是遇到了喜欢的就赶紧下手,不然稍晚点别人就买去了!”
摊主收到钱后对之前那人说道。
对方笑了笑没有说啥。
“老板,你这里有元青花瓷片吗?”
这时又有顾客问。
“或许有,或许没有!
元青花,包括五大名窑官窑瓷片,就算我们这些普通人哪怕是遇到了,也不一定就认识。
比如说我自己,平时出去捡瓷片,捡到的不少,但我并不认识元青花、宋代的五大名窑官窑。”
这老板倒是实在人,不是专业进行研究过的人,没见过元代青花瓷器真品的人,的确看到了都不一定认识。
“老板,你捡瓷片多久了,我看你这地摊摊位上全部都是残的、碎的,难道就没有捡到完整器吗?”
那名顾客又问。
“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从口罩事件第二年开始,那段时间在家里没事,刷视频看见了别人去渣土场捡瓷片,就产生了兴趣,之后当做了业余爱好。”
“你说出来了地方,什么渣土场的,不怕别人抢了你的生意?”
这时又有人笑着说了一句。
“没事!
捡瓷片也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只要他们愿意花费那个时间,去捡的话,我们还可以交流。”
摊主倒是一个很豁达的人。
“你刚才一块瓷片就卖了200,这里这么多,那不是可以卖几十万?”
有人又问。
“200那是好瓷片,这里大多数都是普通的,以10块钱、二三十块钱一片的占了绝大多数,还有5块钱一片的。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可以值几十万,如果你打包购买,我的这些,你一共给5万块钱全部捡走!”
摊主笑着回道。
这样说,大家确实也都明白,好瓷片毕竟是少数。
“老板,我之前问你有没有捡到完整的瓷器,你还没有回答呢?”
对方这样问,其他人也都看向了他。
“完整的瓷器,当然也捡到过,不过很少!”
“是吗?那你今天带着的有没有?我看别的地摊售卖的绝大多数都是仿品,你带来的要是真的,我可以出高价购买!
我更加相信你们捡瓷片的人捡到的东西!”
那人再次说道。
“有两样!
另外还有13个小药瓶。”
“那你拿出来我看看!”
“老板,既然带来了,刚才怎么不拿出来?”
站在常顺身旁的一人问他。
“他是怕放在摊位上别人不小心弄坏了或者看不过来被别人偷着拿走了!”
老板还没有回答,那名问了话,想买完整瓷器的人抢着解释了起来。
不多久,摊主就把其中的一件完整瓷器拿出来了,是一个龙泉窑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