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戈达德教授显然没有被完全说服,他继续高声质疑:“可是主席先生!
地球上根本没有足够多的大型陨石坠落记录来支撑您的理论!
如果按照您所说每次大型陨石撞击都会留下海鬼残骸,那么世界范围内理应现更多相关的撞击坑和证据!
再者说,如果你的理论属实,那不等海鬼消灭我们,光是频繁的大型陨石撞击就足以让人类文明覆灭多次了!”
台下,单自远微微摇了摇头。
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便是戈达德这样杰出的航天专家,在涉及地外天体采样和行星际物质交换的特定领域,也未必有他这个专精于月球和深空探测的研究者更具言权。
他已经隐约猜到了那个关键。
很快,主席说出了单自远心中所想的那个答案。
“因为,海鬼也拥有智慧啊。”
主席的声音变得异常低沉,离得近的一些代表甚至能观察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海鬼,或者说承载它们的陨石碎片借助了一个‘跳板’。”
主席顿了顿,仿佛需要积蓄勇气才能说出接下来的话。
“大型陨石撞击产生的冲击,足以将部分碎块抛射到极其遥远的地方,其初度甚至有可能……让它们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行星际空间,最终落在……月球、乃至火星上。”
单自远不由想起自己团队曾经的研究。
同样的物理机制反向也成立:撞击月球或火星的陨石,同样可能将碎块抛射出来落入地球。
就像他的团队在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样本之前,研究月球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南极冰盖上寻找来自月球的陨石。
此时,会场内因为逐渐意识到真相的可怕而陷入了一种不安的寂静,没有人再敢轻易打断主席的言。
已经有几位反应敏捷的代表,脸上露出了极度惊骇的神情,他们似乎已经拼凑出了海鬼抵达地球的完整路径。
“戈达德先生,大型陨石较少直接撞击地球的原因您难道不清楚吗?”
主席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会议厅华丽的穹顶,直望向纽约夜空深处那轮散着清冷辉光的月亮,“sa提供的精密检测报告显示,在澳大利亚回收的陨石碎块中现了与月壤样本完全一致的矿物成分和同位素特征。”
他收回目光,环视着台下无数张震惊而苍白的脸,一字一句地宣布:
“很显然,是月球的引力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地球捕获了无数来自深空的陨石撞击。
可那些撞击在月球表面的陨石,将蕴含其中的海鬼碎片连同月球的岩石一起抛向了太空。
“其中一部分,在轨道交汇中最终落向了地球。
海鬼,正是借助月球这一‘跳板’,以一种我们难以察觉的、零星而持续的方式,以海鬼族群而非人类文明的时间尺度悄然积累着,最终形成足以影响人类文明的数量。”
会场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
每个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那颗悬挂在夜空、被无数诗歌赞颂、承载了人类无数浪漫想象的月亮,其真实面目竟是如此骇人。
然而,主席接下来的话,将这份恐惧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沉重:
“但是,先生们,女士们,我必须告诉你们,通过‘跳板’方式来到地球的海鬼只是‘零星的’……仅仅只是只是冰山一角。”
他再次抬头,望向穹顶之外的方向,与那颗冰冷无光的卫星对视。
“月亮,再也不像诗歌中描绘的那般美好了。”
他的话语如同最终的丧钟,敲响在每个人的心头,“在月球表面,尤其是在我们难以直接观测到的月球背面……其土壤和岩层中残存的、任然处于休眠状态的海鬼物质总量……恐怕远我们最坏的想象。”
“高悬于人类头顶的……是一整颗早已被‘污染’的星球。”
——第四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