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中的裴潜,心中不禁轻笑了几声。
陛下方才刚说过文体的事情,裴潜还是这般说辞,这倒有些像给陛下故意递话了,属实阿谀!
曹睿轻叹一声:「诸卿,你们身为大魏重臣,中枢之官。朕为天子为元首,你们是爪牙是腹心,又何必在表文中阿谀如此呢?」
「臣明白了。」裴潜又递上来一句话。
「臣等恭听圣训。」其馀臣子也纷纷回应道。
曹睿道:「以后给朕的表文中,把这种没用的谦辞统统去掉。什麽伏惟丶伏乞丶窃以为丶诚惶诚恐丶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朕一个字都不愿看。既然说的是公事,就事论事即可!」
「还有,裴侍中方才阿谀朕的言语,今后在文书中也一律不要,以正文风。朝中其馀公文,也一并遵照此等办理。」
「臣遵旨。」裴潜高声应道。
「还有。」曹睿又抬手指向了陈本:「陈休元的文书中,朕记得还有什麽数十人丶若干人之类的词语,也一并按照实际之数去写。」
「十六人就是十六人,三十五人就是三十五人。若干丶余丶众丶颇多丶大半之类的词,朕今日都是从你们文书中见到的。」
可怜的陈本已经弃疗了,躬身行礼道:「臣知错了。」
曹睿依旧是不在意他,看向正在动笔的司马懿:「司空,再加上一条,公文之中不许有推诿权责之语。」
「什麽恐有未便丶似应斟酌丶当非臣等所敢专断的话,谁若再写,一并按照怠政处理!该提建议就提建议,若不知如何行事,就将所知事项明白列出,请上官决策就好。」
司马懿连连点头:「臣知晓了,正在记录下来。陛下今日之教,两汉四百年来都未听闻此事,利国利民,属实功在千秋。」
曹睿轻笑道:「司空先别急着夸朕,朕还没有说完。」
「是。」司马懿轻轻颔首。
曹睿道:「第三项,也就是最后一项,朕要说的就是制度。」
「治国首在治官,治官则要有制度,有奖惩。」曹睿抬眼看向杨暨:「吏部回去好生想一想,如何从制度上来做此事。要麽在考核上论丶要麽在俸禄上论,总之朕说的这件事情,给各地半年时间,在明年三月底之前全面铺开。」
「遵旨。」杨暨拱手应道:「此事容易,臣请后日将具体措施禀报陛下圣裁。」
「好。」曹睿微微颔首。
眼见皇帝没了继续再说的意思,裴潜抓紧时机,拱手说道:
「此三项推行开来,大魏朝野上下公文往来将焕然一新,行政也定会高效精详。不过,臣有一事,欲要劝谏于陛下。」
「哦?」曹睿倒是有些惊讶,抬眼打量了裴潜几瞬,问道:「裴卿有何事劝谏?」
裴潜认真说道:「臣以为,朝廷文书中言而有物,不加浮饰乃是正道。可臣子们对陛下一片忠谨之心,若是在给陛下的上表中,也如寻常公文一般言事,只怕有些冰冷,难以表达臣子们的尽忠之心。」
「此事容易。」曹睿轻笑了几声:「说事的上表就按朕方才的说法来,就事论事。若想说些公事之外的,再给朕上些问安丶谢恩的表文就好了。」
「两者分开,互不干扰。裴卿以为如何?」
「陛下明鉴,臣已然明了。」裴潜拱手应道。
裴潜冲锋在前,其馀臣子也不愿落后,纷纷在旁点评和恭维了起来。
或是称赞陛下睿智有德,或是说此举能改善吏治,傅巽甚至还感慨起头上白发,若是早二十年有这般制度,也不至于日日熬夜来看文书了。
曹睿也只是笑笑,并不具体回应。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