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敢开这个口子,同僚口诛笔伐不说,就连上级也会给他们好看。
曹睿摇了摇头:「宗正,司空固然说的有理,但朕也要亲口告知你,二十万的金额是朕开口定的,而非听你丶或者听司空丶或是听什麽人的建言。」
「让他们若有意见,来寻朕就是!」
曹恪当即拱手应道:「陛下圣明,二十万已然足够,臣定会与他们一一说清。只不过就算二十万,总计也要二丶三千万钱的金额。这笔钱,是不是要少府来出?吕子恪已经和臣明言没钱,想来他并不愿意出这二丶三千万。」
曹睿想要省钱,是为天下做出表率的节俭行为。但当一名皇帝真正想要用钱的时候,却哪里需要忧心半点?
曹睿当即指了指卫觊:「卫尚书,这笔钱由民部来出,稍后你与宗正对谈一下,尽快把这笔钱出掉。」
司马懿眉毛一挑,显然有些惊讶。曹恪是个要钱的,却不用管钱从哪来,当即扭头看向卫觊。
卫觊此刻倒是有些为难了:「陛下,按照朝廷法度来说,民部倒也不应出这笔钱,应是少府来出。」
「臣请给少府写封信函,送到洛阳询问一下,再与宗正点下此事可好?」
曹睿斜眼看向卫觊的方向,上下打量了一番卫觊的面孔,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许,两丶三千万钱的事情,朕让你出,你就出了便是,勿要给朕再推什麽理由。」
「大魏和汉朝相比,少封了多少封国,朕又节省多少,莫非要朕与你算吗?朕的家事就是国事,曹姓宗亲的安排,与其他国事并无两样。卫尚书遵旨办理就是。」
卫觊这时候也没法装傻了,缓缓从坐位上站起身来,躬身一礼:
「臣领旨。陛下,民部今年资财属实不宽裕,上半年征辽东公孙贼时,已经支出去了许多额外用度,今年又有洪水丶战事。此事能不能缓些,从明年开始办,分两年支付出去?」
曹睿微微点头:「卫尚书与朕讲道理,那朕也和你讲道理。就分两年办吧,不过钱不能分两年给,人倒是可以分两年搬。」
「宗正,这个安排可好?」
曹恪哪里还敢说不?自是连连应下。
……
与此同时,秦州,武都郡,武街。
身为护羌将军陆逊的司马,周铎周金宁也在匆忙指挥着手下的一千羌人轻骑,准备撤离武街之处,从而返回沓中。
虽说大魏取了秦州,取了汉中,但在西线也并非事事如意,武街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武街,位于下辨西南,乃是连接下辨丶沓中丶白水的三叉口处重地。太和二年汉中收复,皇帝撤军回到河南之时,曾在雍州的陈仓城中,与大将军曹真及其府属,为秦州丶汉中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规划。
规划之中,提出要在两处紧要之处修建城池。在连接陈仓和汉中的武兴一处,要按照阳平关的标准,修建武兴关城。在更西边的武街一处,修建一座与祁山相仿的武街城。
临战之时,什麽事情都好说,任何粮草丶资财丶民力等等,都要为了前线的大军全力付出。而战事一了,负责民政的官员和负责军事的官员,就会为这种事情立马产生分歧。
当时在曹睿座前,时任雍州刺史的杨阜,就与大将军长史杜袭争论了起来。争论的焦点,当然是修城所用的财力和民力怎麽出,杨阜说让军士自己修建,杜袭说要徵调民夫修建,后来因为曹睿生了一场急病,此事也就耽搁下去了。
随着杨阜又被重新调入朝中,接任杨阜的和洽,面对曹真的徵调自然无所不允,紧急动员民力资财,将武兴关给修建了起来。鹿磐率领的五千外军,也一直驻扎在武兴关处。
事分轻重缓急,武兴就是那个『急』,而武街就是『缓』了。
若武兴失守,秦州丶雍州通过陈仓道连接汉中的道路也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