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先生神情严肃,认真。
说完便直接将手里的字帖展开。
一枚接着一枚璀璨的大字浮现。
尽管还是大成书道,但这些大字与先前的魏青体完全不同。
正是行书!
一笔一划,并不拘泥于横平竖直,而是有斜有歪,有大有小。
但是其中却又蕴藏着不同于魏青体的美感。
——潇洒随性之意,跃然纸上。
“这是……新体?”
韩哲,韩章平先生,身为岳麓书院的教习,见识自然不少。
书道大成乃至圆满境界的魏青体,他也观摩过。
可魏青体一笔一划严谨规矩,至多有气势磅礴之美,鲜少会像行书这样肆意挥笔,彰显洒脱。
“不同,与魏青体完全不同,但的确是书道大成之境……”
韩章平忍不住凑近一些,不去看字帖上的意境光辉,目光落在纸上。
“早就听闻轻舟的新体字之名,今日一见,不虚此行。”
他看向陈逸赞叹道:“难怪你能教出书道有成的学子,仅凭这一手开先河的新体字便比得过魏朝两百年盛出的书道大家。”
陈逸笑了笑,躬身一礼:“不过是取巧罢了,当不得您老夸赞。”
见状,岳明先生脸上总算有了笑容,隐约还有几分得意。
毕竟陈逸如今是贵云书院的教习,还因为教出马观这位书道有成的学生,得以扬名蜀州,惹得众多世家大族的前来。
岳明先生身为贵云书院的院长,于情于理,都要维护一番。
“轻舟书道已是走出了自己的路,假以时日成就圣人也未可知。”
“岳明先生说的是。”
“若是轻舟书道再进一步,你贵云书院往后不得了啊……”
一旁的少年,裴照野见几人都在夸赞陈逸,连同带他前来蜀州的章平先生也不吝赞叹,他忍不住嘀咕道:
“有什么了不起?新体字而已,爷爷说多是离经叛道的人才会想那些……”
然而这次,没等岳明先生露出不悦,韩章平已经先一步斥责道:“照野!”
“你祖父那等饱学之士,怎可能说出这种话?”
“本来就是……”
见状,陈逸不免咧了咧嘴。
这少年约莫十二三岁,比汤家的小子还要年幼。
他显然不可能把那些话放在心上。
便连岳明先生也看透裴照野的心性,暗自摇了摇头,说道:“章平,今日书院还有事,你我另外再找时间叙旧吧。”
韩章平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无奈作揖道:“见谅。”
略一停顿,他却没有直接提出告辞,而是拉着裴照野去一旁。
岳明先生等人对视一眼,没有再去理会那两人,继续看着陈逸的字帖。
欣赏之余,几人还商议如何展示,放在什么位置等等细节。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