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754章 内部消化

第754章 内部消化(2 / 4)

照正常的出厂价,还要打个三折,也就是说,如果一辆车出厂价是150块钱,那麽瑕疵品的价格就只有45块。

    现在你是自行车厂,是愿意「内部消化」卖150,还是交给旧货店赚45?

    可是这样的内部消化,终究量太少。工人就是工人,可以帮亲朋好友买个指标,但不能拿这个做生意,超过这条线就是投机倒把。

    如此一来,工厂没有更多更合适的渠道去消化,同时也担心违反政策,只能将消化不完的部分低价卖给旧货店。

    也是迫不得已。

    但现在,安全带着手底下两千多人的直销团队丶拿着街道办的批文找上门来了。

    有了批文,允许你给他们供货,价格可以是100,也可以是200,你怎麽选?

    是将自行车送去旧货店,换回来45块钱,还是交给安全,可以换回200块钱?

    正常人都知道选哪边。

    安全可以提供渠道,还合规合法,那些工厂自然与他一拍即合。

    而其中一部分货源,就可以撇开勤工俭学项目,走「内部消化」的路子。

    工厂的内部是内部,我项目组的内部丶就不是内部了吗?!

    只要制定好分配额度,上上下下很多人都乐意配合,而且还不怕追查。

    原因非常简单,这个项目组本身就是卖货的,在正常工作之外,帮朋友买点瑕疵品,算得了什麽?

    你非要说不合适,那买卖工作的是不是更不合适?

    这就是安全真正赚钱的路子,一辆自行车他最少可以拿50块,一台收音机提10块钱不多吧,还有手表丶电视机丶照相机……。

    而且这些事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马,下面的人会找到买家,将人直接带到仓库去提货就行,等结算的时候自然会有他的一份。

    真就是坐在家里捡钱。

    如果有熟悉当年情况的朋友,这时候应该可以看出来。

    没错,这就是从1984年开始施行的「价格双轨制」中的一部分。

    一部分产品走计划内,价格由相关部门决定,一部分产品走计划外,商品价格随行就市。

    在八十年代生活过的人都知道,84年以后,拿着自行车票去商场买车,只需要180,这就是计划内产品,没有票的也能买,但是价格要580丶680,这就是计划外产品。

    哦,这个计划外是政策上的计划外,也是双轨制的一部分,跟之前说的厂里的计划外产品不是一回事。

    那个是工厂通过提升效率丶节省原材料等手段,用同一批原材料生产出超过生产计划任务的产品量,超出的部分,也叫计划外产品。

    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生产效率上的「计划外」,所以在价格双轨制施行之前,这种做法就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只不过之前没有明确的法理依据,规模也只能算小打小闹丶远远不能跟有了双轨制规定之后相比。

    实行双轨制以后,一张原材料批文就能价值十万丶甚至百万。

    那可是80年代的几十上百万,就换一张纸,凭什麽?!

     凭的就是这张纸带来的价值差,凭的就是你拿着批文,可以用100块的价格丶从工厂里提一批外面要价500块的自行车出来。

    现在,安全就是可以拿到批文的人!

    当然,自行车厂不会每天都有瑕疵车,那几百块钱的差价,也绝不是安全一个人能吃得下的。

    可是没了自行车,还有收音机丶电视机丶手表丶……,要知道,这里可是大上海,全

最新小说: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朱颜执鼎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官场之临海凭风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缠娇鸾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