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朝阳观,是他和张玄松商量之后做的决定。
朝阳观重新开观,立是立起来了,可一座道观放在这里,不能没人打理吧。
张玄松除了重建道观的执念,对修道并不感兴趣,他还有一大家子人在呢,哪能撒手不管。……虽然他平时确实没怎麽管过,放着自己家不住,偏要去跟李尚德和林远祥挤,但跟他做不做道士也多少有些关系。
总之他是不会丶也没本事打理朝阳观。
陈凡就更不会钉死在这里,但朝阳观又离不开人,那怎麽办?
正所谓有困难丶找领导。
道观出现问题,那当然要去找管理机构,也就是道协啊。
道协只是瘫了,不是散了,各方大佬都还在呢。
于是陈凡就找到了还顶着道协副会长头衔的刘道长头上。
刘道长也不含糊,当即一口答应下来,还说什麽求之不得。
这不,今天就直接带了九个道徒过来入职,而且第一天就上硬活,各种杂务一大堆丢给他们去做。
别说,这些道徒干活还挺麻利,到底是练过几天道功的,比刘娟和马岚两人还利索些。
陈凡也不怕这些人会鹊巢鸠占,一方面,房契什麽的都在张玄松那里,他可不是无根的浮萍,连陈凡都是他大腿上的挂件,谁会那麽没眼力见,敢自讨苦吃?
另一个,道协本身确实负有这方面的责任,需要协调属地道观的各种活动丶培养优秀道士。虽说他们不负责给道观招人,可当道观有需要的时候,从甲道观协调几个人去乙道观,也是应有之义。
主打一个你情我愿大家开心。
而且作为合格的道士,对外物确实不怎麽上心。
道士在道观里都是包吃包住,还有四季道服发放。后世除了一些名山大观,会提供还算可以的「单费」之外,很多小道观的道士,一个月才三五百块的单费钱,甚至完全没有丶只靠出去做法事拿点微薄的「提成」,那点钱给人抽菸都不够,可依然有很多道士还花不完,就能看出他们对物资的欲望有多低。
刚才陈凡也注意到那几个年轻道徒,大点的约十六七岁,小的甚至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可一个个的都眼神平淡从容丶做事有条不紊,显然跟着刘道长他们这样的高功,都磨炼出来了。
不说道功有多高,最起码应该是合格线以上。
刘道长看了看陈凡,说道,「观主,之前我没跟你说起他们,也是让你看看他们的表现,若是不喜欢,回头我再去找人换一批,但各大道观十馀年未曾收徒,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年轻的道徒也不多,……。」
他是生怕陈凡嫌弃这些道徒年纪小丶不合心意,给他退回来。
陈凡赶紧说道,「不用换,这些人就很好。」
刚才他也注意到,这些道徒的表现是真不错。若是等几年后,各地道观都稳定下来,恐怕这样的好苗子求都求不到。现在只是一句话,就被送上门来,还要什麽自行车?!
听到这话,刘道长嘴角浮现一抹笑意,「既然如此,那回头我让人将他们的行李送来,以后他们就是朝阳观的道徒丶供君差遣。日后若是有意将他们纳入门墙,我再来操办。」
陈凡点点头,「理应如此。」
目前来说,这些人只是换了个地方修行,不是收徒丶也不是跳槽,顶多算挂单,连复杂点的仪式都不用,待会儿做晚课的时候,给祖师爷烧柱香丶告诉一声就行。
若是他们表现好,以后被正式录入到朝阳观门下,那时候就需要举行仪式,上告祖师丶中告道协,并请其他道观的高功作为见证,在道士证上写明传承,之后对外便可以自称为朝阳观弟子。
在此之前,他们对外只能说自己在朝阳观挂单修行,还算不得朝阳观的人。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