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出生的时候,我与你母亲还经常通信,她说了很多关于你的事情,只是……」
刚调好的情绪,又有些不连贯了。
周亚丽立刻走过来,挽着他的手臂,「爹地,还是坐着说吧。」
周正东点点头,转身走到刚才自己的专属位置上坐下。
这回轮到陈凡「牛逼」起来,直接一屁股坐在刚才大佬坐过的位置,……还不忘把自己的茶杯端过来。
他也不知道聊啥。
如果是聊别的,不拘天文地理丶琴棋书画丶山医相卜丶数理化生丶……他都能接上话来,绝不会让话掉地上。
唯独这亲情,抱歉,穿前和穿后都不熟。
便只能干咳一声,提着茶几后面的热水壶倒水。
看到陈凡这个样子,周正东满意地笑着点点头,又转头瞟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嘴角微撇,似乎有些嫌弃的样子。
周亚丽噘噘嘴,她在家里可不用干活儿,倒茶这种事,确实从来没碰过。
陈凡倒好水,将水壶放到一旁,见三人还直愣愣地看着自己,便咧嘴笑了笑。
周正东看着他,眼里带着几分哀伤,等他坐下来,才叹着气说道,「你和你母亲长得很像,只是她更柔和一些。」
随即靠在椅背上,两眼没有焦距看着前方,慢慢说着当年的事情。
陈凡听得很认真,只是表情一直绷着,显得有些严肃。
简单点说道,就是周家祖籍在东北辽宁,商业根基则在天津,当年在东北一带,也算是够得上档次的大地主丶大富商,靠着东北的资源丶在大码头天津和上海经营「北货」,混得风生水起,身家不菲。
后来东北沦陷,周家也就失了根基,勉力支撑了一年后,发现小六子和老长完全没有收复国土的意思,周家老爷子不禁万分失望。
加上当时国内时局混乱,丢了根基的周家,也不想再任人宰割,周老爷子便将心一横,把所有资产全部甩卖,借着几位外国客户的关系,带着家人和老仆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当时美国是个什麽情况呢?
1929大萧条都知道吧,牛奶倒河里的那个,课本上都有。
这场大萧条一直持续到33年才结束,周家人过去的时候已经是32年,可是这一年依然有200多万美国人无家可归,甚至包括因为大旱三年而破产的农场主丶曾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丶乃至于部分小企业主丶银行家丶……,总之挺惨的。
这还不是最惨的。
为了找工作,有人彻夜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丶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了1500公里丶曼哈顿招聘300人却吸引来5000人,华盛顿州有个家伙,为了让人请他当消防员,竟然跑到树林里放火。
都是为了一口吃的。
而这些统计数据中,竟然还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口。
最关键的是,这场起源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便蔓延到欧洲,……然后成就了一个美术生。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家一大家子人晃晃悠悠到了美国。
但是面对满目疮痍,在周家老爷子眼里,却是满地都是黄金啊!
到处都是便宜的土地丶还有不用给钱随便给口吃的就给干活的劳动力,原来西方列强也是这麽惨的吗?!
于是一下子就戳破了周家人对漂泊异乡的忐忑。
然后老爷子便开始大展拳脚。
他并没有和许多华人一样,将目标放在进入美国的第一站旧金山,而是听取美国朋友的建议,横穿整个美国,去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