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也还是不太可能。」
陈凡转头看着他,好奇地问道,「为什麽?」
张文良点燃一支烟,笑着说道,「因为每年我们都会把大堤加固丶加高,像去年就是挑了几天土,填在外堤坡上加固大堤。
但是最短两三年丶最多五六年,就会有一次大修,不仅要把大堤加固,还要增加堤坝的高度,用来防御可能会出现的大洪水。
所以大堤的高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隔几年就会增加一部分。如果把哨所建成永固工事,恐怕几年之后,哨所就会比大堤低一截,这样不利于观察水位防汛。」
杨书记几人听到这话,正要点头。
这时陈凡两手一摊,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你刚才也说了,大堤增加高度是几年一次,那每次增加多少?你预估一个数字出来,然后根据这个数字,把哨所做成架空结构,再把底下架空的高度做高一些,哪怕高出大堤三四米,也可以架起来啊,而且架高了,不是更方便观察水位吗。」
张文良一听顿时呆住,架空?还有这种操作?
肖烈文也来了兴趣,对着陈凡问道,「房子也能架空?」
陈凡哈哈一笑,拿起桌子的笔,又抽了一张纸画示意图,「很简单的,就和建小楼房一样,只不过下面不建墙壁,只有几根支柱,然后在支柱上搭预制板,这样预制板就是平地,再在上面建房子。
哨所是建在内坡上,前面呢,就弄一个楼梯,楼梯连着大堤的堤面,如果要增加大堤的高度,也只是在堤面上填土,对哨所一点影响都没有。
另外呢,各个小队不是还存了很多防汛物资吗,建了永固哨所以后,也可以把底下的架空层利用起来,只把四周围住,下面铺上地托,建成阶梯状,这样就是一个仓库,把物资存在仓库里面,也方便随时取用。」
杨书记几人挤到他身后,等听他说完,再看看纸上的示意图,立刻都明白了陈凡的构思。
叶树宝两眼放着光,拍着两手说道,「这个办法好啊,其实我们建的简易哨所也有储存物资的作用,只不过哨棚太小,存不了太多,要是建成砖瓦房,下面又有这麽大的空间,那存放的东西可就多了。」
张队长也缓缓点头,转头对着陈凡说道,「虽然说大堤隔几年就会加高一次,但每次不会加高太多,最多也就是半米左右,有时候甚至只有『一锹』土,只有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险情,第二年才会加高超过一米。三四米的高度恐怕三四十年都不一定能填起来,肯定够用。」
肖烈文抽着烟笑道,「要是能找水利所和公社要到水泥,把哨所建成永固工事也好,省得年年建丶年年拆,各方面也都方便些。」
于是三言两语间,这个建议便被采纳,似乎个个都能掐会算,刚才就算准了陈凡的建议很合理。
只有张文良摸着脑袋,心里直犯嘀咕。自己还是太年轻啊,下次一定不先开口!
大家一边聊着这个永固哨所,叶树宝一边给各个小队打电话,不一会儿便通知完毕。
陈凡没有参加他们的防汛会议,主要是除了这个永固哨所的建议,他对防汛一窍不通,既然帮不上忙,便不用留下来浪费时间,直接回家。
……
当天晚上,知青院子里,陈凡坐在椅子上,正在指点姜丽丽写小作文,「呐,你这个语法还是没用对,属于中式英语,知道什麽意思麽?就是中国人大约能听懂,外国人基本不明白,……」
就在这时,他发现外面天空突然亮了一下。
陈凡顿时愣了愣,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头顶黑漆漆的天空。
姜丽丽赶紧跟了过去,先看了看外面,再看看他,「怎麽了?」
黄莺三人也从书本中抬起头来,不解地看着两人。
陈凡突然竖起右手三根手指,一根根手指往下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