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528章 终究还是埋了

第528章 终究还是埋了(3 / 7)

到招待所,刚到房间门口,便看见巴金坐在何青生旁边,一人捧着一叠稿纸在看。

    听到动静,两人齐齐抬起头来。

    巴老扬了扬手里的书稿,故意板着脸说道,“在上海的时候你还藏着,不地道啊。”

    不地道在成都话里是不厚道的意思,他竟然又飙出来家乡话。

    陈凡却一点都不虚,将两个伞包丢到行李箱上,理直气壮地说道,“那时候又没完稿,当然不好拿出来给您看啊。”

    “屁。”

    巴老没好气地甩了个脏话,随即没好气地笑骂道,“这本手稿的字迹明显不是伱的,还敢说没定稿,没定稿的你让人给你誊抄?”

    陈凡心里咯噔一下,糟糕,忘了有破绽。

    随即眼珠微转,干咳一声,“您再翻一翻,里面还有我的笔迹,那都是后来我修改了加进去的。”

    不用巴老动手,何青生翻到后面,果然发现有不少夹页。

    巴老一看,也不吭声了。

    他抬起头看向陈凡,“这次饶过你一回,下次再有新书稿,先给我看看,我来给你把关。”

    陈凡憨厚地笑了笑,“确实还有一本,……”

    话刚出口,何青生便猛地抬头看着他。

    陈凡嘴角微抽,对着他说道,“您不用看我,这本写的是与上海有关的地下工作者的故事,在上海发表,或者直接发书更合适。”

    何青生一听,继续低头看书。

    倒是巴老兴趣更大了一些,好奇地看着他,“你是说地下工作者?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题材?”

    陈凡打了个手势,点头说道,“从5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的反特作品出现,其中还有不少是小人书连环画。

    我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就突然想到,我们也有一批为了革命和理想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长期以来,都没有太多人关注到他们,所以就萌生了创作这个题材的想法。”

    我国谍战类的作品有很多,但长期以来都是以“反特”作为核心,以我们自己人为第一视角的,第一个是80年央台拍摄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

    这部9集电视剧,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

    不过陈凡没有抄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后世的谍战作品层出不穷,质量上乘的也不少,而上海当时作为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鱼龙混杂、势力交错,自然成了最活跃的情报中心。

    故事便是以一名地下工作者,伪装成一名公司小老板,周旋在各方势力之间,当然,主要对手还是中统,积极开展工作,为组织获得大量情报、为抗战和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故事。

    其中以各方势力为反面角色,突出我方人员的正面形象,又通过正面人物的作用,突出主角任务小组的重要性,再经过一系列的人物塑造和任务执行,突出了主角的英勇机智与大无畏精神。

    完美契合三突出原则。

    过去十年的桎梏依然影响着全国各地文艺创作者,文学、电影的创作都还遵循这一原则,要到80年以后才稍有放松,直到“伤文”大行其道,才将这一创作原则摧毁。

    这时候连“伤文”都还没出来,更别说横行,陈凡可不敢步子迈得太大,还是套着公式去创作更安全。

    不仅《上海谍影》这部如此,《云湖恋》也是一样。

    新旧思想的碰撞、国事家事的矛盾、正反面人物的交锋,都被融入其中,……要不然他哪能写三十多万字

最新小说: 缠娇鸾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朱颜执鼎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