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刘道长将一本厚厚的手抄本放到一旁,点头笑道,“道箓中确实有山东嵛山派朝阳观,确认无误,是全真道真传。”
听到这话,张玄松终于长长舒了口气,有了这个,重建朝阳观就稳了。
而陈凡的注意力却在另一边,他看着这些穿着普通衣服,头发花白皮肤干枯的老道们,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这就是现在的道协?
作协也是协、道协也是协,这个差距是不是有点大?!
刘道长提着刚刚烧开的大铁壶,给他们倒了两碗茶,笑道,“条件有限,仅有粗茶一碗,还望见谅。”
陈凡双手接过,随即单手做了个道稽。
就是手掌竖起、将食指弯曲,只留大拇指和后面三根指头,意思是一气化三清,一般在另一只手接东西的时候使用。
他左手端着茶碗,抬头笑道,“无为而为、随心所致,有粗茶便饮粗茶,何谅之有。”
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一位老大爷仰头大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无心无欲,清静自然。”
陈凡微笑着打了个稽首,“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唯遣、澄而已。”
旁边张玄松捧着茶杯喝水,默默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他小时候在观里就不太爱读经,只爱练武,破观下山几十年,当初学的那点东西早就忘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好歹学过,他倒是能听明白那两个在说什么。
那老哥哥说的前半句,出自《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后半句则是夸陈凡心境极高。陈凡的回答呢,也差不多,前半句同样是出自清静经,后半句则是自谦,表示心境不够,还要日日做功。
一想到这里,他连可能被人挑中论经的恐慌都抛到脑后,脑子里只有震惊。
嘶……,这小子昨天晚上才读经,这就能跟老高功论经啦?
他却不知道,陈凡之前购买的旧书里就有不少道经,之前他都试着读过,仗着过目不忘的精神力,全给背了下来。
等昨天晚上看了嵛山派的道书,便自然而然将那些道经融入到道法里面,宛如修道几十年的老家伙。
张玄松在一旁提心吊胆,十几个老道士却没一个找他的,似乎看他是同辈,若是找他论经,担心会被误会主人不欢迎。
平辈论经,有一定的程序规仪,这样才不伤和气。若是见面就论经,还哪来的客气?
反而找上陈凡,以大论小,可以说是前辈指点后辈,就算后辈答不上来,也是天经地义,不至于让人误会。
同时呢,也可以通过后辈的水平,推断出他家长辈的道功。
什么?若是输了怎么办?
输了就输了呗,难道还会挨揍不成?!
于是陈凡便和十几位老道士聊得不亦乐乎。
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聊到《道德真经》,从《冲虚真经》聊到《通玄真经》,乃至于《太平经》、《阴符经》、《度人经》、《心印经》……
反倒是《重阳立教十五论》、《云光集》、《清真集》这样的全真道嵛山派经典,并不在论经范围之内。
人家就是嵛山派的,你问人家本派经典,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这一通聊啊,两大壶热茶都没够,直到有位头发灰白的老大爷肚子咕咕叫,